糖尿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時間:2012-03-27 14:36來源:求醫網
(一)尿
1.糖尿 重癥病例治前經常有糖尿,但早期輕癥僅見于餐后或有感染等應激情況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腎糖閾升高,雖有高血糖而無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達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數百克。一般而論,在定量飲食條件下失糖量與病情輕重成正比,與血糖高度亦有關系。決定有無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①血糖濃度,②腎小球濾過率,③腎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腎糖閾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為125ml/min,腎小管能回吸收腎小球濾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時尿中無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腎小動脈硬化、腎小球硬化癥等病變,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腎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對尚好時,則血糖濃度雖高而無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增高。反之如腎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則血糖濃度雖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降低,見于腎性糖尿,為本病重要鑒別診斷之一。
2.蛋白尿 一般無并發癥病者陰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時稱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者已有早期糖尿病腎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時,稱臨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規尿檢可出現蛋白尿,此時病變已非早期,隨病變發展尿蛋白量較多,可達0.5g %(約相當于4+),每日丟失蛋白質在3g以上(正常人
1.糖尿 重癥病例治前經常有糖尿,但早期輕癥僅見于餐后或有感染等應激情況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腎糖閾升高,雖有高血糖而無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達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數百克。一般而論,在定量飲食條件下失糖量與病情輕重成正比,與血糖高度亦有關系。決定有無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①血糖濃度,②腎小球濾過率,③腎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腎糖閾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為125ml/min,腎小管能回吸收腎小球濾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時尿中無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腎小動脈硬化、腎小球硬化癥等病變,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腎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對尚好時,則血糖濃度雖高而無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增高。反之如腎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則血糖濃度雖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臨床上稱為腎糖閾降低,見于腎性糖尿,為本病重要鑒別診斷之一。
2.蛋白尿 一般無并發癥病者陰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時稱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者已有早期糖尿病腎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時,稱臨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規尿檢可出現蛋白尿,此時病變已非早期,隨病變發展尿蛋白量較多,可達0.5g %(約相當于4+),每日丟失蛋白質在3g以上(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