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第二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在建... [ 詳細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理
時間:2012-11-07 20:17來源:求醫網
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臟病主要病理如下:
(一)支氣管病變支氣管粘膜炎變、增厚、粘液腺增生、分泌亢進,腺泡擴張伴大量分泌物,支氣管腔內炎癥滲 出物及粘液分泌物潴留,形成炎栓或粘液栓阻塞,支氣管纖毛上皮遭受不同程度損害,涉及纖毛上皮凈化功能。病變 向下波及細支氣管,可出現平滑肌肥厚,使管腔狹窄而不規則;又加上管壁痙攣、軟骨破壞、呼吸氣時管腔容易閉陷 等改變,使細支氣管不完全或完全阻塞。
(二)肺泡病變由于支氣管發生上述病變,使排氣管受阻肺泡內殘氣量增多,壓力增高,肺泡過渡膨脹,使泡壁 在彈力纖維受損基礎上被動擴張,泡壁斷裂,使幾個小泡融合成一個大泡而形成肺氣腫。
(三)肺血管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反復發作支氣管周圍炎及肺炎,炎癥波及支氣管動脈和附近肺動脈分支,使 支氣管動脈呈不同程度增厚,出現肺細動脈肌化,中膜肌肥厚,Ⅰ及Ⅱ型膠原面積增多,肺小動脈內膜纖維性增厚。 此外可有非特異性肺血管炎,肺血管內血栓形成等。約30%患者中出現擴張的交通支,可產生動-靜脈分流。
(四)心臟病變右心室肥大、室壁增厚、心腔擴張、肺動脈圓錐膨隆、心肌纖維有肥大和萎縮等改變,間質水 腫,灶型壞死,壞死灶后為纖維組織所替代。部分患者可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