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座落在美麗的寸金橋畔,始建于1938年,歷經70多年的光輝歷程,發展到今天,已成為粵西地區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的中... [ 詳細 ]
外科治療下肢靜脈血栓有新招
時間:2012-11-08 15:40來源:求醫網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上常見的血管外科疾病,多發于下肢主干靜脈或肌肉靜脈叢,以肢端明顯腫脹、疼痛、變色等表現為主,如不及時治療,血栓脫落可累及肺部會引發肺栓塞,危及生命。以往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多為內科保守的藥物抗凝溶栓,但用藥溶栓時間過長,就算靜脈復通,也繼發出現深靜脈血栓后遺癥,下肢靜脈功能不全,長期出現下肢腫脹、淤血甚至小腿淤黑、潰瘍,實際療效不太理想。并且由于可能導致肺栓塞的發生,溶栓期間要求患者臥床1-2周,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生活極其不便。
近年來,我院普外二科的血管專家黃偉副主任醫師在張卓軍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將介入治療及手術取栓(簡稱雜交手術)技術引進到該類疾病的診療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患者肖女士正是此項技術的受益者。肖女士因手術需要臥床休息三個月,近日無明顯原因下出現左下肢腫脹、疼痛,主要以小腿為主,疼痛呈持續性加重,腫脹也逐漸明顯,并向大腿根部延伸。她家屬經多方打聽后急忙把患者送往我院普外二科,入院時,肖女士的左下肢水腫很明顯,用手指輕輕一按,即為一個凹陷,膝關節上下10cm處測量下肢周徑,左右居然分別相差了8cm和3cm。曾被選派國內優秀血管醫院進修學習歸來,在治療血管疾病方面經驗較豐富的黃偉副主任醫師,認真分析患者病情特點后,診斷肖女士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黃偉副主任考慮到在血栓形成的早期血栓易脫落,導致最嚴重的并發癥肺栓塞而危及生命,于是主動找患者的家屬,告知患者家屬手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經過積極做好術前準備,在介入室,經過常規的麻醉消毒后,順利行股靜脈穿刺,將一根5F導管慢慢地穿入髂靜脈,經髂靜脈造影再次明確診斷和定位后,穩穩地置入腔靜脈濾器,該濾器就相當于對血液起到了過濾的作用防止血栓脫落導致致命性肺梗塞,然后再做血管切開取栓術,術后病人下肢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