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 > 醫院資訊 > 國內慢性腎臟病的現狀及挑戰——來自國內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的啟示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
- 【類型】一級醫院 / 綜合醫院
- 【電話】0459-5025719
- 【網址】www.dqrbyy.com
- 【地址】大慶市讓胡路區慶新村北三路十九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國內慢性腎臟病的現狀及挑戰——來自國內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的啟示
時間:2013-03-07 11:14來源:求醫網
近10余年來,在國際范圍內慢性腎臟病(CKD)的流行病學研究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點。美國、挪威等發達國家的國內性調查顯示CKD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為10.2%~13.0%。我國此方面的研究起始于近10年內,前期的調查分別在不同的地區進行,研究人群及方法也不統一,難以代表國內CKD的患病情況。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王海燕教授牽頭的“國內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于2012年3月在Lancet上刊出。“國內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以下簡稱“調查”)是由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以及有關省市科研基金提供資助、涉及國內13個省、市、自治區的國內性橫斷面研究。該研究從設計、啟動、數據采集、整理與分析歷經4年時間。研究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的設計,獲得能夠代表國內成年人群的調查對象共計47204人。評價是否存在腎臟損傷的指標為國際公認的CKD篩查指標,包括基于肌酐的估算的GFR(eGFR;評價腎功能),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評價是否存在蛋白尿)。具備腎功能下降和(或)蛋白尿即定義為存在CKD。在數據分析中,應用復合權重的統計學方法對于患病率進行校正、使之能夠反映國內成年人群的情況。該研究的結果對于揭示我國CKD的現狀提供了高質量證據,對于制定CKD防治策略提供了方向,該研究為我們揭示了如下事實:
一、我國CKD已成為巨大的公共衛生挑戰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為10.8%(95%CI10.2%~11.3%);據此估算,我國現有CKD患者將達到1.2億(1.13億~1.25億)例。根據發達國家的統計,CKD患者中約有2%患者會進入終末期腎病階段,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治療來維持生命;按照每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透析治療年花費10萬元人民幣計算,我國每年將為這些患者的透析支付2400億元人民幣。此外,CKD還與其他常見的慢性疾病存在復雜的交互作用。例如,一項針對100萬余人的隨訪研究表明,與腎功能正常者相比,腎功能輕中度下降者死亡率增加20%,心血管病事件增加40%。并且隨著腎功能下降,風險呈線性增加趨勢。北京某社區人群的前瞻性隨訪研究提示,在校正了諸多已知的危險因素后,與eGFR≥90ml·min-1·1.73m-2的人相比,eCFR在60~89ml·min-1·1.73m-2和30~59ml·min-1·1.73m-2人群認知功能下降的OR值分別為1.35和2.73。此外,還有研究提示eGFR降至90ml·min-1·1.73m-2以下后,老年男性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200%。因此,通過龐大的患者基數、進入終末期腎病后對于昂貴透析治療的依賴性、疾病進程中易合并多種慢性疾病,CKD已成為公共衛生系統的巨大負擔。
二、多數與罹患CKD的相關因素為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的代謝性疾病
調查結果顯示,與罹患CKD獨立相關的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腎毒性藥物長期大量攝用等,多數為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的代謝性疾病。這些代謝性疾病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有些患者會在病程的5~10年后出現蛋白尿乃至腎功能下降。因此從成本-效益比的角度看,應該將CKD早期防治的方案整合入其他相關慢性疾病的管理方案中。
三、我國CKD患者群體以早期患者為主
來自美國和挪威的數據顯示,腎功能中度下降的患者(CKD3期患者)在所有CKD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別為7.7%和4.2%。我國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CKD3期患者比例顯著低于發達國家的數據,僅占1.6%;而腎功能正常或輕度下降的CKD1-2期患者占全體CKD患者的84%。這部分患者處理原則相對簡單,以長期監測管理為主,非常適合由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完成患者管理。若能由腎臟專科醫生指導和幫助社區醫生進行對于CKD1~2期患者的管理,會極大節約醫療衛生資源,而且有利于將CKD與高血壓、耱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進行整合管理。
四、人均收入較高的農村地區成為CKD的新增長點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均收入較高的農村地區蛋白尿患病率顯著高于國內平均水平[14.8%(95%CI 14.3%~17.3%)比9.4%(95%CI 8.9%~10.0%)]。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收入水平的增加帶來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但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防治情況(表現為高血壓的控制率和糖尿病的知曉率)并未隨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改善,從而對于患者預后帶來顯著的不良影響。我國其他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國內性橫斷面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因此,在制定慢性疾病防治的策略時,需要對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方式急劇變化的農村地區予以特殊關注,以防慢性疾病井噴帶來的不良社會效應。
總之,來自國內性的橫斷面研究證據顯示,我國現有龐大的CKD患者群,將在不久的將來給醫療衛生體系帶來巨大的壓力。如何在現有的醫療保障體系和新醫療改革的形式下對這些患者進行有效的管理,是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將CKD的防治工作與其他常見疾病的管理整合、發揮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管理早期CKD患者的優勢、對于特殊人群進行強化管理,不啻是現實可行的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