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因隸屬關系變化,曾先后改稱浙江省立諸暨醫院、浙江省人民政府衛生廳第一療養院、浙江省人民政府衛生廳第一康復醫院、浙江省第一康復醫院。... [ 詳細 ]
家長照顧不當小兒燙傷頻發
時間:2012-11-11 10:05來源:求醫網
8月30日,在我院燒傷外科病房,才3歲的佳佳不停地哭喊。她的左腿被開水燙傷,肉嘟嘟的小腿上紅了一大片,還有一些水泡。事發當天,她媽媽把剛燒好的開水灌進熱水瓶后,聽到電話鈴響,就順手把熱水瓶放在地上,走到客廳去接電話,就這會兒功夫,小佳佳跑過去玩,一不小心就把熱水瓶打翻,滾燙的開水澆到了她的小腿上。
盡管每年夏天都會發生多起小兒燒傷燙傷事件,燒傷科的醫生也一再提醒,可燒傷燙傷的事件還在發生著。筆者從我院燒傷外科了解到,近期燒傷燙傷病人幅度增多,8月份多達100多例,其中小兒占到7成以上。醫生提醒家長注意看護孩子,并學會燙傷燒傷應急處理知識,以防萬一。
燒傷外科的陳醫師介紹,夏天天氣熱,人們穿的衣服少,皮膚外露,是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受傷者以12歲以下特別是2-4歲的兒童占多數,這些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很差,對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強,好奇心也很強,如果家長稍有疏忽,極易發生危險。像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看著剛端上桌的骨頭湯很好奇,爬上桌子去碰,結果湯碗翻倒在孩子胸前,大片燙傷;一個4歲的小男孩,學父母洗澡,自己動手將開水倒到臉盆里,腳下一滑坐了進去,屁肥肉和大腿燙傷。她提醒家長,對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應特別關照,讓孩子遠離各種危險品,如煤氣、熱水瓶、熱湯熱液、飯鍋等。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時,要先放涼水,然后再加水,等水溫合適后再給孩子洗澡。家長應告誡小孩發生燙傷的原因及后果,以喚起小孩的安全意識。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打火機、煤氣等),告訴他發生火災時的正確自救方法。
孩子的燒燙傷大多數都發生在家庭,家長應掌握一些必要的應急處理方法。陳醫師介紹,一旦發生燒燙傷,家長首先要保持鎮定,家長不要亂了分寸。燒燙傷后立即起了水皰并明顯感覺疼痛,屬于淺度的,可立刻取冷水浸泡或沖洗傷處30分鐘到一小時,并送往醫院。早期的冷水處理對創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處,即能減輕疼痛,又可減輕水腫、余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還可使創面附著的一些毒性物質減少,對創面的繼發性損傷也就減輕了。所以早期及時正確的處理,患者愈合比較快,后期的瘢痕也比較輕。如果燒燙傷面積大,程度也比較深,用冷水處理可能會加重全身反應,應該立即送醫院搶救。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傷處面積不大,也可能會出現并發癥,這時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為防止發生休克,可以給患者喝些淡鹽水,補充血容量,減輕休克程度。
陳醫師特別強調,燒燙傷后,千萬不要給傷處涂抹醬油、醋、堿、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剌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增加感染的機會,到醫院后也給醫生的診治造成困難,掩蓋病情,在沖洗這些涂抹物時還會加重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