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市人民醫院建于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始稱“安多醫院”,是德國人在魯西南設立的最早利用西醫手段治療疾病的天主教會醫院,距今已有1... [ 詳細 ]
【神經內科】我院神經內科成功完成首例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術
時間:2012-11-09 13:36來源:求醫網
年9月20日,我神經內科成功為一名68歲患者實施了經股動脈插管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DSA)。這是我科首次開展神經介入手術,使我院在成為第二家開展神經介入的縣市級醫院,也標志著我院神經內科診治手段達到市級先進水平。
患者為男性病人,68歲,因反復發作性頭暈、意識喪失1月余入院,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腦出血后遺癥”。為評價腦血管狀況,充分術前準備后,我科于9月20日行腦血管造影術,術中發現該患者不但是難度較大的二型主動脈弓,而且椎動脈先天發育變異,操作極具難度,經造影檢查發現雙側鎖骨下動脈、雙側頸內動脈、雙側椎動脈和基底動脈均有程度不同的狹窄,最重處達80%。
全腦血管造影術為神經科疾病的檢查、治療提供了新的現代化的手段。全腦血管造影術是應用于臨床的一種嶄新的X線檢查新技術,它是先選一入路動脈,一般選用右股動脈,通過右股動脈放置一動脈鞘,通過該動脈鞘管選用不同導管,在導絲引導下,導管進入所要顯示的動脈,注入含碘造影劑。沿造影劑所經過的血管軌跡連續攝片,通過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為腦血管數字減影造影,不但能清楚地顯示頸內動脈、椎基底動脈、顱內大血管及大腦半球的中等血管圖像,還能顯示腦內靜脈和毛細血管的血流情況,還可測定動脈的血流量。目前,該技術已被應用于腦血管病檢查,特別是對于腦血管狹窄、閉塞、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定性定位診斷。
目前,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是診斷腦血管病變的“金標準”。它可以直觀、準確地測定血管狹窄程度和范圍,觀察側支循環情況;在判斷病變供應動脈的來源、數量、引流靜脈的去向、病變血管的狹窄程度等方面,優于其他影像學檢查,如超聲、經顱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螺旋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靜脈血管成像(MRV)、CT灌注成像等多種方法,目前臨床仍視DSA為診斷腦血管病不可代替的。
適應證:(1)腦血管病:如動脈粥樣硬化、栓塞、狹窄、閉塞性疾病等動脈病,可尋找病因,確定治療方案;(2)懷疑腦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等及靜脈病變;(3)腦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檢查;(4)頭面部富血管性腫瘤術前了解血供情況;(3)了解顱內占位性病變的血供與鄰近血管的關系;(4)頭面部及顱內血管性疾病治療后復查;(5)急性腦血管病需行動脈溶栓者;(6)實施介入和手術治療前明確血管病變和周圍解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