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一機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內蒙古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把脈人
把脈人
時間:2012-11-09 17:23來源:求醫網
錢曉平,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一機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教研室主任,包頭市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
1982年12月大學畢業,連續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有30年,他以高超的醫術、高尚的醫德醫風、甘于奉獻的癡情,救死扶傷,治療病人不計其數。
鉆服務,精益求精。他經常利用工作之余翻閱大量的書籍,參加各種學習班、電視講座等,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的服務知識。他將所學應用于臨床,在時刻為患者服務的緊張工作的同時,他積極總結臨床資料,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完成科研項目七項,其中達到國家優秀水平5項,國內先進水平2項。并與河北省金能邢臺礦集團總醫院合作完成河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化瘀祛粘湯治療腸粘連臨床觀察”。兩次獲得內蒙古一機集團公司科技論文二等獎。 2007年承擔并完成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塞二級預防臨床試驗”,本項目是國家對中醫科學臨床基礎研究的最大投入項目。他還在 2010年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多年來單獨的自治區級中醫科技成果及適宜性技術推廣項目在自治區的推廣,即“三元法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該項目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多年來的專業空白。由于錢曉平及其團隊多年堅持不懈地努力,2011年,醫院中醫科針灸推拿專業被市政府評為包頭市蒙中醫藥重點學科。
仁愛之心待患,彰顯黨員先進性。對患者,他就像春風般溫暖,隨和熱情,把患者當做自己的家人一樣。那年5月的一天,一個新出生的孩子出生后便狂瀉不止,每日20 多次,住院三個月治療無效,孩子骨瘦如柴,就在家人快放棄治療之時,經人推薦找到了錢曉平,他并沒有放棄這條小生命,也沒有害怕擔當風險而猶豫,對孩子進行了認真詳細的檢查,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經過20 多天的精心治療,孩子就痊愈了,孩子的父母感激之情無以言表,給他買了名貴的禮物表示感謝,被他婉言拒絕了,只留下患兒家長的一面錦旗。像這樣的錦旗,錢主任的診室已經掛不下了,他小心的將它們珍藏,他說:“這些都是患者的心意,我們醫生就應該不辜負患者的心,學好技術用心服務。”
由于醫療費用的上漲,引起一些患者的不滿,錢主任就在工作中引導科室人員使用價廉藥物和中醫針灸、拔罐等傳統方法。一位七旬老人在北京診斷為三叉神經痛,面頰及頭痛多年,四處醫治,錢財散盡卻未見明顯效果,經人介紹找到了錢主任,見只給自己扎了2針十分詫異,錢主任看出了病人的疑慮,笑著說:“針數寧少勿多,能省一分是一分。”老人沒想到,針灸50多次后癥狀就沒再出現,錢沒花多少病就這么好了,實在是沒什么可送的東西,老人便親手書寫了“神鍼”二字聊表心意,錢主任卻視作珍寶。
身先士卒,盡現管理者風采。30年來,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茍,處處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凡事想在前、干在先、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論冬夏寒暑,還是刮風下雨,他總是早出晚歸,來到病人前走到患者后,為不方便的患者親自到病床旁服務。隨著中醫科醫術的提高,名聲也越傳越廣,周一到周五的時間不足以滿足患者的就診,他主動提出周六日正常出診,科里醫生在他的帶動下,也都自愿加班。對于錢主任來說,他從未休過完整的職工假以及“五一”、“十一”等假期,就連春節期間也按患者要求隨時出診。
錢曉平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委員,他努力使自己走在黨員的前面,用言行詮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配合黨支部書記,組織開展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帶領黨小組,利用節假日為周邊的居民免費義診、為孤寡老人上門治療,用愛心讓百姓感受到黨的溫暖。
平時抓管理他毫不手軟,不斷強化每位醫生的求知意識,結合病例隨時講解等形式,無私為低年資醫生傳授自己的臨床經驗,促進科室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私下里他對科員關懷備至,當科里的員工遇到困難時,他會主動找他們談心,及時了解情況,幫助他們出點子,想辦法。在科里形成了一種“人人為科室,我為人人”的團隊精神。
錢曉平多次獲得一機集團公司、醫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4月被包頭市政府評為包頭市名中醫(全市只有四人),并從2008年至 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包頭市蒙中醫藥優秀工作者”、“院級十佳工作者”稱號。今年又榮獲了“包頭市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的殊榮。對待榮譽和掌聲,一如既往,他認為成績只屬于過去。路還長,他注定要將真誠的、無私的愛傾注于患者,傾注于中醫事業。他愿做一個平凡的“把脈人”,在平凡中多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在平凡中踐行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公仆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