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縣醫院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二級甲等醫院,分南北兩個院區。1995被國家衛生部評為“國家級愛嬰醫院”,是新農合、市、縣醫保定點醫療單... [ 詳細 ]
毛細支氣管炎發生哮喘的影響因素
時間:2012-11-09 17:57來源:求醫網
1.病毒感染
病毒既是一種感染源,又是一種變應原,是導致哮喘發生的重要因素,病毒誘發哮喘的機制主要表現為⑴ 病毒感染后可誘導氣道內嗜酸性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和活化,通過促進上皮細胞表達趨化因子如RANTES及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1,增加炎性細胞的浸潤。⑵ 促進炎癥細胞釋放炎性介質;⑶ 病毒作為一種變應原促進IgE的合成;⑷呼吸道病毒感染對氣道的直接損傷,破壞氣道上皮的完整性,增加氣道致敏的幾率和程度。但不同的病毒感染所致的毛支可具有不同的哮喘發生率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毛細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占50-70%,好發于2~6個月嬰兒。RSV感染的毛支是引起嬰兒第一次喘息最常見的原因,而且毛支與嬰幼兒反復喘鳴、哮喘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資料顯示RSV毛支后的患兒發生反復喘息及哮喘概率明顯增加。美國Tuscon[5]的一項長期大樣本隨訪資料顯示,有早期的RSV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在6歲持續性喘息發作明顯增加,但這種喘息發作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至13歲時這種相關性消失;Sigu N等[6]對生后早期RSV感染的毛支住院患兒(平均年齡4個月)進行7年隨訪,發現RSV毛支是隨后發展為反復喘息和哮喘的一個獨立的高危因素(OR: 12.7, 95% CI 3.4 - 47.1),7年后毛支組與對照組的哮喘累積患病率分別為30% 、3%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