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下肢靜脈曲張的人該怎么鍛煉
時間:2012-11-16 20:57來源:求醫網
靜脈曲張主要是因為下肢靜脈血管瓣膜損壞所引起的,是外科最常見的四大疾病之一,專家指出主要特點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疙疙瘩瘩。因此俗稱“蚯蚓腿”。下肢靜脈曲張早期是沒有任何癥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不當回事,一般經歷10多年的病程后,隨著靜脈血液的倒流和淤血的情況加重,會逐步造成下肢水腫、小腿皮膚顏色變黑(色素沉著)、淤積性皮炎、靜脈血栓疼痛,甚至潰瘍。過去對靜脈曲張的認識,往往停留在長期站立導致靜脈壓力升高而出現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如何預防和護理
按摩腳:洗腳后,雙手搓熱,輕揉搓相關部位或穴位,可全腳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沖穴(一、二足趾關節后)或太溪穴(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對頭昏、失眠、厭食、
面色晦暗、疲勞、高血壓、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高抬貴腳:每天將雙腳翹起2-3次,平或高于心臟,此時腳、腿部血循環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臟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環,頭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鮮的血液和氧,同時對腳部穴位、反射區也是一個良性刺激。
搓揉腿肚: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邊轉動邊搓揉,每側揉動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動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強腿力。
扳足:取坐位,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和足踝關節各20-30次,能鍛煉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扭膝: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后向右轉,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墻,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翹起,然后向后甩動,使腳尖用力向后,腳面繃直,腿亦盡量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有問題?直接在線咨詢我院優秀專家
體壇中醫院周圍血管病研究治療中心是醫院重點學科,國內重點靜脈曲張、脈管炎、靜脈炎、雷諾氏癥、動脈硬化閉塞癥、老爛腿等下肢血管病研究治療基地,引進國際高精優秀技術”INA神經觸激術”,是一種超微創療法,徹底治療周圍血管疾病,該療法具有不開刀、不住院、無痛苦、恢復快等優勢,安全療效更有保障。
文章闡述無法針對患者個人情況,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關信息,體壇中醫院特別開設專家費在線咨詢 服務,由優秀專家在線為您解答相關疾病問題,并根據病情提供較好靜脈曲張治療方案,如果您有什么疑問可以直接撥打血管病專家熱線咨詢,專家將直接為您提供就醫指導和健康咨詢。 (醫保定點中醫院,凡參保人員,無需選擇均可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