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老爛腿的病理病因呢
時間:2012-11-17 16:11來源:求醫網
老爛腿多發生于小腿下1/3的內側或外側,以內側較為多見,且多伴有周圍組織腫脹、色素沉著等。局部初起常先癢后痛,色紅,糜爛,迅速轉為老爛腿。老爛腿大小不等,呈發白或暗紅色,表面或附有黃色膿苔,膿水穢臭難聞。那么,哪些是老爛腿的病理病因呢?
病因和病理:
1、在臨床所有的下肢慢性潰瘍中,靜脈系疾病導致的潰瘍所占比例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為動脈系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經性疾病、新陳代謝失調、血液系統紊亂和脂膜炎等所致。
可見,下肢慢性潰瘍主要由周圍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為以下兩類:一為瘀血性潰瘍,即靜脈性潰瘍,主因下肢靜脈血液瘀積而致;另一為缺血性潰瘍,也稱為動脈性潰瘍,主因四肢動脈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導致的潰瘍也歸于此類。
2、瘀血性潰瘍多為靜脈性疾病所致,主要包括原發性下肢淺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深淺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等。這種潰瘍多發生于小腿下方1/3的內側或外側,以內側較為多見,且多伴有周圍組織腫脹、色素沉著等。局部初起常先癢后痛,色紅,糜爛,迅速轉為潰瘍。
3、有些患者因長年不愈的潰瘍可出現“癌變”。此類潰瘍形成的機理,目前認為是下肢靜脈瓣膜損害后均出現下肢靜脈高壓繼而使皮下毛細血管周圍的纖維蛋白沉積,形成氧和其它營養物質的彌散屏障,這是靜脈性潰瘍的主要病理基礎;同時血液纖溶活性降低也使得清除纖維蛋白的能力減退,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皮膚營養狀況不斷惡化,最終形成潰瘍。
體壇中醫院血管外科專家首創的中醫“溶栓抗凝通脈修復療法”結合“INA神經觸激術”中西合璧綜合治療體系,經數萬例靜脈曲張患者臨床驗證,無論病程長短,病情輕重,短期內完全痊愈,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和醫學界專家好評,該療法的綠色性,打破了傳統治標不治本的尷尬局面,從此為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等周圍血管病領域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以上這些就是專家為大家介紹的,相信大家現在都已經了解了,專家提醒大家,在發現病癥的時候要盡快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使大家早日恢復健康。 (醫保定點中醫院,凡參保人員,無需選擇均可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