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縣人民醫院是政府創辦的非營利性醫院,至今建院五十多年歷史。五十余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勵精圖治,今已成為全縣單獨經衛生部及衛生廳核... [ 詳細 ]
甲狀腺癌復發風險程度分級
時間:2012-11-09 19:27來源:求醫網
針對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術后治療,旨在降低其復發風險。目前主要依據國際緩癌聯盟(UICC,版)、美國癌癥聯合會(AJCC,第7版)對術后DTC進行復發風險程度分級,依據年齡、腫瘤直徑及切緣情況、甲狀腺腺外侵犯、淋巴結及遠處轉移情況及病理類型等將其分為低危及高危患者。
高危組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年齡45歲;②腫瘤直徑>4 cm;③甲狀腺腺外侵犯; ④甲狀腺放射暴露史;⑤侵襲性病理亞型如:高細胞、島狀、實性型等;⑥切緣陽性;⑦頸部淋巴結廣泛轉移;遠處轉移。
無上述特征者則為低危組。
以上是與國際接軌的分級標準,下面是我國分級標準。
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長期隨訪的目標就是對可能復發的患者進行密切監測,以便盡早發現復發病灶,早期檢出復發灶有助于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隨訪的內容依患者病變持續存在或復發危險的大小各不相同,按復發危險程度將患者分為3個水平:
低危患者:在初次手術治療并清除殘留病灶后沒有局部或遠處轉移灶,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均已被切除,腫瘤未侵入局部組織且沒有高侵犯性的病理表現或侵襲血管。如果使用碘131,那么在初次手術后進行全身放射碘掃描時,甲狀腺床外無碘131攝取。
中危患者:在初次手術時,肉眼可見腫瘤侵入甲狀腺旁軟組織,或腫瘤有侵犯性的病理表現或侵入血管。
高危患者:在初次手術時,肉眼可見腫瘤侵入周邊組織,腫瘤切除不完整、有遠處轉移,或在甲狀腺殘余病灶清除術后行碘131掃描時可見甲狀腺床外有碘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