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成立于1958年,是廣州市僅有的兩家兒童專科醫院之一,是直屬于越秀區衛生局的醫療機構,也是越秀區政府管轄的全民所有制事...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 > 醫院資訊 > 2012下半年素質教育心得--鄧惠
2012下半年素質教育心得--鄧惠
時間:2012-11-14 15:17來源:求醫網
年下半年員工素質教育心得體會
住院部一區--鄧惠
第一次參加醫院的員工素質教育,就有幸聆聽了余懷生律師的《醫患溝通的技巧》。他從一個醫生與患者某種意義上的“中間人”身份講解了如何處理好醫患之間溝通的問題。
一開篇他就引述了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優秀醫師希波克拉底的名言:“醫生的三大法寶----藥物、手術刀、語言”。可見語言被提升到了與藥物、手術刀同等重要的地位。語言當是醫生與患者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徑。那么醫生應該以什么樣的語言來面對我們的患者呢?如果要用恰當的語言來面對患者,讓患者從心底接受你的病情分析和治療,那么最基礎的我想是否應做到“換位思考”。余先生進一步解釋了:尊重和溝通是讓彼此走向理解、和諧的主要基點。首先不僅僅想到我們面對的是一種疾病,更要將患者作為一名獨立的人來看待。對患者的尊重是讓對方尊重你最基礎的先決條件。其次,通過詳細的問詢和溝通,試著讓自己站在病患的角度來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擔憂和疑慮,在溝通中重點解釋這些問題,“說到患者的心坎里”。從而讓家長和患兒對醫生產生進一步的信任。獲得患兒和家屬的信任是治愈疾病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信任可以轉化為治愈的力量,讓患兒和家屬產生“接受治療后會逐步康復”的強烈信念。而余先生也肯定了“溝通本身也是有治療作用的”,它對患者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暗示,在康復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那么如何將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愛病人之心用語言來表示出來呢?我想合適的言辭和恰當的語氣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一線兒科臨床醫生,我想努力做到用溫暖和煦的語言帶以安慰的態度來首先打消家屬的焦慮心理。如沐春風的語言會對家屬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他們的心至少能放松一些下來;再來,對家屬講解病情經過時要以認真的態度來聆聽,表示自己的重視;第三,在講解患兒病情及介紹該種疾病的特點與重要的治療措施時,要以堅定、專業的態度及語言來詳細講解,這種語氣和言辭會給病人帶來一種可被信任的“專業”的感受。最后可以適當的表達自己對患兒的關懷以及會積極處理他們各種問題的態度。期間,“微笑”產生的溫暖和力量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為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亦是“語言”的一部分。我想,努力做好上面幾點,至少在與家屬的溝通中產生積極、正面的力量,一是有益于我們的治療,促進病情康復,二是病人的信任也會給我們醫患帶來部分成就感,三也可一定程度上預防糾紛的發生。
其實在與患者的溝通中應該還有很多的技巧,如如何傾聽,如何對自我情緒的控制等等,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細細體會的,我會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體會與學習,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和整體素質,希望能做一個病人眼中的好醫生,同行眼中的好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