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婦幼保健是集臨床醫療、教學、科研與婦幼保健為一體的二級乙等婦幼保健院,是全市婦幼保健工作的指導中心和婦產科技術指導中心,醫院成立于1... [ 詳細 ]
中醫談"坐月子"
時間:2012-11-16 17:11來源:求醫網
產褥期是指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從胎盤娩出至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間,約6周。在我國民間稱之為產婦“坐月子”。在此期間的飲食調養和充分的休息對產婦恢復健康乃至嬰兒健康成長都至關重要,因而人們也就特別重視它。
中醫認為,產褥期婦女的特點是“多虛多瘀”。產后,由于產時耗氣傷血,陰虛驟虛,衛表不固;加之產后惡露排出,血室已開,胞脈空虛。此時若護理不當,將息失宜,每易引起疾病。因此,產褥期的調護尤為重要。
1. 寒溫適宜 產婦居室應空氣清新,冷熱適宜。產后百節空虛,衛表不固,腠理不密,不可當風坐臥,以防外邪侵襲,導致產后發熱、產后身痛;室溫不宜過高或過加衣被,特別是夏日暑天,以防產后中暑。產婦往往出汗很多,因此需要勤換內衣、床單,常擦浴,防止感冒。產后頭幾天可以用熱水洗臉擦澡,一周后可以用溫水洗頭洗澡,只是不可洗盆浴,每次洗澡時應注意保暖,洗頭后應盡快將頭發用熱風吹干,避免著涼。
2. 調和情志 產后切忌暴怒或憂思,應保持精神輕松愉快,以免氣血阻滯,引起產后腹痛、臟躁、產后缺乳、產后發熱等病。
3. 調節飲食 產后氣血驟虛,加之須化生乳汁哺育胎兒,故應加強營養,宜食富營養且易消化食品,忌食生冷肥甘,以免損傷脾胃,導致產后缺乳;宜多吃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定時排便,防止產后大便難。
4. 勞逸適度 產婦要充分休息,保證睡眠時間,勞動不宜過早過累,以免導致惡露不絕、子宮脫垂。產婦經過了漫長的妊娠期和艱辛的分娩期,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科學的保養,以促進生殖器官和全身各系統盡快地恢復。然而,產后仍需要做一些適當的活動。產后早下地活動可促進子宮收縮,有利于惡露排出,還可以促進腸蠕動和盆腔、肢體肌肉收縮力的恢復,減少因臥床不動而造成盆腔、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通常,產婦于產后6小時就可以下地排尿,24小時后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進行洗漱等活動。只是要注意活動量應逐漸增加,不可提重物,不可過長時間地站立、下蹲和過度用腹壓。產后一周左右開始,還可酌情做一些產后保健操,以促進身體的全面恢復。
5. 注意衛生 產褥期惡露排出,血室正開,易感邪毒,應注意消毒和護理會陰部的產創,以防產后痙病、產后腹痛。產創已愈,可用溫開水擦洗外陰,內褲應經常換洗和日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