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的臨床診斷
時間:2011-11-08 18:23來源:求醫網
1 醫技檢查
1.1 實驗室檢查
1.11機體免疫功能的檢測:包括白細胞介素2及其受體水平測定、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測定、NK細胞水平測定等。
1.12 頭發微量元素檢測(CU、Pc、Ca、Zu、Mn、Pb):頭發是人體終末排泄器官,其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直接反映人體代謝的狀況,研究表明zn等元素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從而影響班禿的病程。
1.13 內分泌檢測:毛發的生長受內分泌直接或間接控制調節,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可引起多毛癥。睪酮能促進軀干、四肢、須部和陰部的毛發生長。此外,甲狀腺、甲狀旁腺。腦下垂體等的功能亦在斑禿的病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14 頭皮病理切片:早期可見發育不良的生長毛發,毛囊下端有淋巴細胞類性浸潤。晚期見毛囊的體積大大縮小,并向上移至真皮上部,通常其中不會有毛發,真皮乳頭底下的結締組織呈血管周圍變性。全禿和普禿者毛囊破壞嚴重。
1.2 頭部皮膚微循環檢測:微循環灌注在毛發的生長和再生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頭皮毛囊位于皮下組織上部,其下1/3由豐富的血管叢包繞,毛發的生長和再生依賴于對毛囊的足夠的營養供血。研究表明,斑禿皮損的血流量明顯減少。直接導致患部毛細血管持久性收縮到毛乳頭供血障礙,發失營養而脫落。
2 診斷依據
2.1 發病突然,可自愈亦可復發。
2.2 頭發成片脫落,脫發區呈圓形或不規則性,數目不定,無斷發。嚴重時除頭發外,眉毛、腋毛、陰毛均可脫落。
2.3 脫發區皮膚正常。
3 容易誤診的疾病
3.1 白癬:不完全脫法,毛發多數折斷,殘留毛根不易被拔出,附有鱗屑。斷發中易查到霉菌。好發于兒童。
斑禿3.2 梅毒性禿發:雖也呈斑狀禿發,頭發無疤痕形成,但邊緣不規則,呈蟲蛀狀。脫發區脫發也不完全,數目眾多,好發于后側。伴有其他梅毒癥狀,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
3.3 假性斑禿:患處頭皮萎縮,光滑而帶有光澤,看不見毛囊開口,斑片邊緣處無上粗下細的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