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能危及生命嗎?
時間:2012-06-21 15:49來源:求醫網
慢性胃炎會危及生命嗎?慢性胃炎是胃癌高發區,經20-40年隨訪,平均胃癌發生率為10%,他們的發展脈絡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而胃癌很難治好,直接威脅人們的健康。
下面瑞博胃腸醫院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
我們先來看看一些數字為表示慢性胃炎的危害:
50%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
3%-5%胃潰瘍患者最終發展成了胃癌
10%胃切除病人會發生殘胃癌
我們來看看慢性胃炎哪些可發生癌變,危及生命,希望患者提高警惕。
有萎縮性胃炎的人——重度并伴有腸化就要高度警惕,從胃癌患者的情況來看,幾乎都會有胃病病史。
“就拿胃潰瘍來說,從門診的情況來看,有3%-5%的胃潰瘍患者最終發展成了胃癌。”瑞博胃腸醫院專家提醒,特別是慢性潰瘍反復發作的患者,就更應該提高警惕。
“萎縮性胃炎也是胃癌發生的高危因素。”騰主任介紹,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胃酸低下或缺乏,這使得胃內硝酸還原酶陽性細菌的含量升高,
這種細菌參與內源性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合成,而這種亞硝胺類化合物有明顯的致癌作用。
專家提醒,萎縮性胃炎有輕、中、重等不同程度,如果是活檢病理揭示為重度萎縮性胃炎并伴有腸化,就要高度警惕了。
幽門螺旋桿菌是致癌原—— 吃不新鮮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與胃癌有關的微生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早在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經口腔進入人體。”我們國內人傳統的共餐方式,比如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盤里吃菜的習俗,就容易造成幽門螺旋桿菌的交叉感染。
而平時不注意飲食衛生和規律,比如吃不新鮮的食物、喝生水、食物加工不衛生等,都會增加感染這類細菌的可能性。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必須到醫院做專業的檢查,比如通過胃鏡檢查,進行胃黏膜活檢等。
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發展成嚴重的胃部疾病。特別是過集體生活的小朋友,如果出現胃痛,就應該引起家長們警惕。
如果您有胃腸方面的疑問可以在線咨詢胃腸專家,這里有最優秀、最優秀的胃腸專家隨時為您解答難題!祝您早日康復!
瑞博胃腸醫院胃腸科引進地區首臺MCDR—胃腸脈沖導融治療儀、最新一代“C14呼氣檢測儀”;
媒體數碼胃腸超聲檢查儀,在診斷治療胃腸疾病時,免除了患者進行纖維胃鏡及鋇餐X光造影透視的痛苦,可以清晰的顯示胃壁的結構;且檢查無痛苦,無損傷,并對肝、膽、胰、脾、腎等進行系統化檢查。使廣大胃腸病患者無需面對恐怖痛苦的插管檢查,輕松完成,準確診斷治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