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和調理胃下垂?
時間:2012-06-21 16:36來源:求醫網
下面徐州瑞博醫院胃腸科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胃下垂的治療:中西醫結合療法
胃周圍韌帶松弛或胃壁張力降低,都容易造成胃下垂。而中醫認為,此系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因而必須注意調理中氣。徐州瑞博醫院胃腸科將傳統醫學和現代醫療科技緊密結合,熟練使用西方優秀診療設備進行精確診療,針對性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有著獨特見解和顯著療效,在胃病治療方面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很好地吸收中醫和西醫治療中的特色和優勢,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融合貫通,各取所長,從而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臨床運用療效顯著,有效解決了胃病的難題,深受業內專家好評和患者青睞。
胃下垂的調理方法:
食物細軟:若食物干硬或質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黏膜而促進胃炎發生率增高。因此,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細嚼慢咽: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