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人醫院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西馬場甲14號,醫院與20家國際優秀孕育機構聯合,10家國內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擁有40位國際優秀專家,62位... [ 詳細 ]
小兒類風濕應戰策略大全
時間:2012-09-03 15:19來源:求醫網
小兒類風濕病又稱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JRA),是小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結締組織病,以慢性關節炎為其主要特點,并伴有全身多系統的受累,包括關節、皮、肌、 肝、 脾、淋巴結。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 凡全身癥狀或關節炎癥狀持續6周以上 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即應考慮為本病 早期病例應與急性化膿性感染 骨髓炎 敗血癥 化膿性關節炎 結核病 白血病及惡性腫瘤 創傷性關節炎 病毒性關節炎相鑒別 另外 尚應與風濕熱 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膠原性疾病鑒別 與風濕熱相比 本病關節病變大都兩側對稱 也比較固定 游走性不如風濕性關節炎 皮下小結的發生率較少 并且很少發生心臟瓣膜病變 免疫缺陷病特別是選擇性IgA缺乏癥和先天性伴性隱性遺傳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可表現為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 應加鑒別 與扁平髖(coxa plana)病亦須鑒別 但類風濕關節炎很少從髖關節開始 亦不限于此處
如懷疑有感染病灶存在,應選擇適當的抗菌素治療。如有虹膜睫狀體炎應局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散瞳藥。對骨關節攣縮或畸形應采用醫療體育、活動鍛煉、夾板固定等法進行治療,或進行矯形手術。
一、一般處理 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時臥床休息,但應鼓勵每天起床適當活動。特別在一般情況好轉時,更要進行關節肌肉活動鍛煉,夜間可用夾板將關節固定在生理位置,以免發生畸形。
二、水楊酸制劑 一般病例首先用阿司匹林,開始時劑量80~100毫克/公斤/日,分4~6次口服。 1~2周后病情好轉時,即逐漸減量,并以最小有效量維持至少六個月。
如停藥后癥狀復發,可以小劑量維持,療程為1~2年。應避免長期大量用藥。
三、腎上腺皮質激素 對全身癥狀較嚴重或并發心肌炎、心包炎、虹膜睫狀體炎的患兒應提早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強的松開始劑量為1-2毫克/公斤/日,分3~4次口服,應用l~2周,至病情好轉及血沉恢復時,即可在水楊酸制劑的協助下逐漸減量至最小有效量(減量后可采用隔日或間歇用藥),維持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如病情穩定,可以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停藥時,應密切觀察有無不良反應。早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似能預防或延遲關節畸形的發生,曾以活組織檢查方法觀察病理,也顯示滑膜炎在激素 治療期間有所消退。
四、消炎痛 是一種非皮質類固醇的消炎、解熱、止痛劑。與激素合用,似可減少激素的劑量。用量0.5~1.0毫克/公斤/次, 1日2-3次,飯后服用。
五、滅酸類藥物
(一)氯滅酸(抗風濕靈) 4~8毫克/公斤/次,1日3次,副作用有頭暈、頭痛。
(二)甲氯滅酸(抗炎酸) 5毫克/公斤/次,1日3~4次,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惡心。
六、可溶性金鹽 用水楊酸制劑
無效時,可考慮應用。用量:硫代蘋果酸鈉金( Gold sodium thiomalate ) l 毫克/公斤/周,肌肉注射,若有效,給藥間隔可延至3~4月一次。如 20 周后仍無效則應停用。注意毒性反應如皮疹,粘膜潰瘍、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蛋白尿等。
七、免疫遏制制劑 如環磷酰胺或硫唑嘌呤。
八、其他治療 如懷疑有感染病灶存在,應選擇適當的抗菌素治療。如有虹膜睫狀體炎應局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散瞳藥。對骨關節攣縮或畸形應采用醫療體育、活動鍛煉、夾板固定等法進行治療,或進行矯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