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柱狀上皮細胞凸起
時間:2012-07-04 15:04來源:求醫網
專家介紹,正確的提法應該是“宮頸柱狀上皮細胞凸起”。宮頸糜爛是一個從教科書里被刪除的“病” ,6年前,當時第5版的《婦產科學》教科書上,還將“宮頸糜爛”列為慢性宮頸炎的癥狀之一,對其診斷的方法也停留在肉眼觀察的階段。
年出版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已在其前言中明確表示:要和國際接軌,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更新臨床診斷治療標準。 例如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柱狀上皮外翻”究竟是怎么回事?對此專家解釋說,女性子宮頸表面的上皮在胚胎發生期有兩種:原始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在青春期前,原始“鱗-柱交界”位于宮頸管內等處。 青春期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頸的體積迅速增長并大大超過子宮體,隨即發生“宮頸外翻”。外翻使宮頸柱狀上皮暴露于宮頸外口,呈紅色粗糙狀——紅色是因為柱狀上皮呈單層排列,其下方有豐富的血管網;粗糙是因為柱狀上皮相互融合呈絨毛或顆粒狀。 簡單地說,柱狀上皮外翻是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作祟”而造成的,這一生理現象會從女性的青春期起持續幾十年。至于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則因體質而異。專家說,“單純柱狀上皮外翻程度的輕重,跟疾病沒有關系。” 盡管如此,在學術期刊出版數據庫里搜索“宮頸糜爛”,總共能找到篇相關文章。其中最早的一篇可追溯到年,而僅在剛剛過去的年,就有610篇以“宮頸糜爛”為關鍵詞的中文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