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示: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并且更容易傾向女性,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因此專家提醒女性不得不對乳腺癌提高重視。那么,什么樣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
專家介紹,目前對于乳腺癌的發病機制不是很明確,大量的臨床數據表明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生密不可分。女性一生經歷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幾個重要時刻,都伴隨著雌激素的變化。大多數人初潮的年齡為12~14歲;生育較好年齡為25~35歲;更年期為45~55歲。如果雌激素水平順應了這些變化,就不會給身體帶來異常影響。如果一些人為因素或外在因素影響了雌激素的變化,會刺激乳腺上皮,誘發細胞惡變,導致乳腺癌的發生。
那么,什么樣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
1、有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別是在母親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這個家族就屬于高危人群,患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初潮早,停經晚。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后的人群屬于高危人群,他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引發乳腺癌。
3、單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歲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比30歲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醫學界確定的發生乳腺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婦女,這是因為她們缺乏孕激素的保護,更易受到過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哺乳時間越長,日后發生乳腺癌的危險越小。
4、高脂肪飲食,肥胖。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研究顯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高兩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幾率則會增加30%。
5、長期壓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于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再加上經常熬夜加班,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內分泌失衡,對乳房也會造成一定傷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6、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更年期激素替代療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療法等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7、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會惡變,但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者,則有可能發生惡變,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如何早發現乳腺癌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的防癌意識差,乳腺癌普查不規范、不普及,使得我國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不足30%,而美國80%以上的乳腺癌確診時為早期。這個顯著差距透露出國人對乳腺癌自查自檢意識的普遍缺乏。國內人口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只有5%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檢查,31%的女性不知如何自檢。
因此專家提醒:20歲以上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腫塊。月經來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較好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較小,乳腺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