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升高,淋巴細胞比例稍增加,少數病人有輕度貧血,血沉可增快,但與疾病活動的相關性不大。血清白蛋白減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清補體C3和C4常增加。約50%病人堿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雖然90%~95%以上AS病人HLA-B27陽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來診斷AS,HLA-B27不作常規檢查。
X線檢查:醫學上常用x線檢查作為輔助檢查方法之一。臨床上常用的x線檢查方法有透視和攝片兩種。透視較經濟、方便,并可隨意變動受檢部位作多方面的觀察,但不能留下客觀的記錄,也不易分辨細節。X線檢查對強直診斷有重要意義,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是本病診斷的重要依據。早期X線表現為骶髂關節炎,病變一般在骶髂關節的中下部開始,為兩側性。開始多侵犯髂骨側,進而侵犯骶骨側。可見斑點狀或塊狀,髂骨側明顯。繼而可侵犯整個關節,關節邊緣呈鋸齒狀,軟骨下有骨硬化。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CT(ComputedTomography),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采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對于臨床懷疑而X線不能確診者,可以進行CT檢查,它能清晰顯示骶髂關節間隙,可以測定關節間隙有無增寬、狹窄、強直或部分強直。CT檢查也是一種較常見的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方法,這種檢查可以發現骶髂關節顯示平片、早期軟骨下囊性病變等細節,顯示骶髂關節面侵蝕、破壞、硬化。
磁共振(MRI)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magneticresonance)現象。其意義上較廣,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EPR)或稱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resonance,ESR)。此外,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現象制成的一類用于醫學檢查的成像設備。研究者認為,MRI和SPECT閃爍造影骶髂關節拍片,非常有助于極早期診斷和治療,從這個角度看明顯優于普通X線,但費用昂貴,不提倡作為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