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癥 (adenomyosis),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病理上見子宮肌層肥厚,肌壁間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伴平滑肌纖維增生。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痛經、經量增多與子宮增大。伴隨子宮肌層的彌漫性增生,過去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但其病因、發病年齡、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均與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同,多發生在40~50歲經產婦。其原因是內膜基底層直接向肌層擴展,不是由于種植或化生。
異位的子宮內膜彌散于子宮肌壁,后壁多見。肌纖維彌漫性反應性增生。子宮均勻增大,質硬,經期前后大小可有改變。常合并內膜異位癥、肌瘤和盆腔炎性粘連。
【病理改變】
病變處呈現交錯的粗條狀肌纖維帶和纖維帶,有暗紅色出血點或小區出現其中,很少有息肉狀子宮內膜可向漿膜層突出,組織切片可見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
【臨床表現】
繼發痛經發生在年齡較長婦女,即年近40歲時,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以至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痛經是由于在經期異位內膜水腫,出血,刺激肌壁痙攣性收縮所致。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異位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之故。
雙合診往往發現子宮一致性長大,有觸痛,但子宮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診斷根據為典型癥狀、子宮均勻增大、子宮造影(如宮腔增大、邊緣不齊呈毛刺狀或不規則充盈缺損,造影劑進入肌層),應與子宮肌瘤鑒別。
【疾病診斷】
繼發性逐漸加重性痛經,發生在中年生育期婦女,應考慮有子宮腺肌病。如伴有月經過多,經期過長,子宮增大,更應考慮子宮腺肌病。子宮碘油造影可見在一處或數處進入肌壁,形成憩室狀影,但其陽性率只有20%左右,應與子宮肌瘤鑒別。最終診斷還靠子宮大體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以上則是簡述了子宮腺肌癥的概念形成、病因和診斷。我們現在來認識為什么白領麗人們最容易患上這個病呢?根據筆者的臨床總結,得出不外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育時追求“完好”,濫用剖宮產手術。
很多白領麗人在懷孕臨近分娩時,堅持選擇剖宮產手術生育。這樣可保持E道的緊縮,有做女人味,防止老公感覺無味,另外也減少E道分娩時的劇烈疼痛。素不知,很多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不小心將子宮內膜碎片帶入腹壁切口處,這些內膜以后即在切口瘢痕內隨每次月經脫落出血,形成血腫包塊或粘連硬結,而形成子宮腺肌癥。每月的痛苦令她們悲傷不已!子宮在逐漸增大、內膜越來越增厚,甚至在子宮后壁或前壁上長成子宮腺肌瘤。每月這些白領麗人們將是面對月經量增多、血塊多、顏色變黑、劇烈疼痛、甚至嘔吐不已,心情沉重,情緒反復多變,一些患者了解到自己的子宮腺肌癥極,可能就是因剖宮產形成的后遺癥時悔恨不已!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有失即有得,有得或有失!這是自然規律,無法來平衡的。這些前車之鑒,不得不令還沒有懷孕、分娩的麗人們來深思。痛則思痛,想則所想,我們應該疾呼提倡順其自然E道分娩,沿襲人類生育過程。誰來破壞這種自然規律,必注定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二、為了事業或其它原因,進行人工流產來中止妊娠,這是較為發病的普遍誘因。
因超過49天,不能再選擇藥物流產,而用人工流產方式來中止妊娠,這時一些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無意將子宮內膜碎片帶入腹壁。日后,這些脫落的子宮內膜碎屑在月經期間隨經血倒流入輸卵管,然后由輸卵管傘端溢出,移植于盆腔、腹腔、卵巢等組織表面,并繼續生長,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并脫落出血,形成此病。因此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所有的白領麗人們,只要平時月經周期一直很正常,而現在這次月經推遲了,那么立即要用試紙來排除懷孕的可能,可以連測二次才能準確。如一旦確定懷孕了,則及時選擇藥物流產(當然較好在醫生的指導監測下服用),這樣可以防止超過藥流的較好期限,不再去選擇人工流產,大大降低日后形成子宮腺肌癥。
三、白領麗人們一味追求高享受生活,食用易增高雌激素的保健品和食物。
這點是所有剖宮產、人工流產的白領麗人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今天,筆者將特別要交待一下。因為在手術時,殘留的子宮內膜碎屑轉載到組織表面后,本來是較緩慢的繼續生長過程,它一但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和作用下,則變增大而產生各種臨床癥狀。一些白領麗人為了一味追求高品質生活或體現身材美的一面,而不斷食用易增高雌激素保健品或食物。比如為了保健,每天食用蜂蜜、海鮮、蜂皇漿等,也有服用一些礦物精。其實這些對她們極端不利,最容易誘發子宮腺肌癥提前發病的因素。另外,也有一些輕度子宮腺肌癥白領麗人,不重視飲食,甚至在保守治療期間,繼續食用易增高雌激素食物或保健品,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最終不得不選擇年輕時則全切子宮的悲劇!!
另外,還有因輸卵管通水、通氣、造影、宮頸電烙及激光治療等均可引起子宮腺肌癥的,但這些畢竟是少數。
痛經是子宮腺肌癥的主要癥狀,一般開始不痛,行經數年后方可出現,并可逐漸加重至難以忍受的程度,疼痛多在下腹及腰骶部,少數可有肛門下墜等不適。疼痛的主要是由于子宮腺肌癥的子宮內膜于經前發生水腫,經期有出血刺激或牽扯周圍組織所引起。其癥狀與病灶的大小并不致。子宮腺肌癥在陰超或B超檢查時則可出現子宮增大、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壁不光滑變得粗糙,甚至在子宮后壁或前壁上出現低回聲區或結節或團塊(腺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