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部份屬于鱗狀上皮細胞癌,所謂的黏膜發生變異。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齦癌、舌癌、軟硬腭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于顏面部皮膚粘膜的癌癥等。
口腔癌好發于多種部位:
(1)舌粘膜
舌分舌體與舌根,以“∧”字形界溝為分界。緊貼界溝前方排列著輪廓乳頭,于張口、用力伸舌時可見,約7~9個。界溝前方為舌體,占全舌的2/3,為舌的活動部,分舌尖、舌緣、舌背和舌腹。舌體粘膜從舌背經舌緣繞至舌腹向中央收縮成環形,然后與口底粘膜相連。界溝后方為舌根,占全舌的1/3,屬口咽部,在此粘膜上發生的舌根癌屬口咽癌的一種。
(2)頰粘膜
頰粘膜包括覆蓋口腔前庭頰部和唇部的粘膜以及磨牙后三角區的粘膜。上下唇自然閉合時兩唇相接觸后緣之后的口腔前庭部分屬頰粘膜,此后緣之前外露唇粘膜稱唇紅,為皮膚與頰料膜的移行部。
(3)牙齦
牙齦指覆蓋于、下牙槽嵴及牙頸的口腔粘膜,其游離緣呈鋸齒狀指向牙冠。牙齦無粘膜下層,與牙槽骨膜緊密相連,堅韌而不能移動。藉此可與有粘膜下組織而略可移動的口底硬腭及頰粘膜分清界限。下牙齦的后界止于第3臼齒與磨牙后三角區的相連接處。
(4)硬腭粘膜
硬腭的骨質部分是由上頜骨的腭突與腭骨的水平部合成。覆蓋于上述部分的口腔粘膜即屬硬腭粘膜。其外緣及前緣為上牙槽突,后界為腭骨水平部分的后緣,是硬腭與軟腭的分界線,亦是口腔與口咽的分界。發生在軟腭上的癌腫就劃歸于口咽癌中。
(5)口底粘膜
口底粘膜呈新月形覆蓋于口底肌肉上,其外環與下牙齦相接,內環與舌腹面粘膜相連。其后緣連結屬口咽部的前咽柱的基部。口底正中有舌系帶將口底粘膜分成左右兩半。舌系帶兩側各有一小粘膜隆起,為頜下腺導管在口底的開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