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癥是引發男性不孕不育的常見原因之一,及時的檢查對于無精癥的治療非常重要,睪丸活檢是無精子癥患者重要的檢查,但是無精子癥患者并不是都要做睪丸活檢的。
睪丸活檢是通過對睪丸曲細精管組織進行病理切片染色,通過顯微鏡對曲細精管生精功能的直接觀察,來確定該患者的睪丸生精功能。睪丸活檢檢查是無精子癥的一種常規檢查方法,只需幾秒鐘在睪丸上做一個小手術就可全面了解生精功能。對指導下一步的治療起著確定性的作用。是診斷男性無精子癥的一種重要手段。
無精子患者做睪丸活檢的適應范圍
睪丸大小正常的無精子癥;睪丸體積中度縮小的少精子癥;小或不對稱性睪丸的少精子癥或無精子癥如睪丸大小不等,一側輸精管不能捫及或附睪硬結等。應證明兩側睪丸是否都有精子發生,因為可能是一側阻塞,另一側睪丸功能障礙;若雙側睪丸病變基本相同,為確定睪丸損傷的程度或種類,常選較健康一側睪丸作活檢;阻塞性無精子癥應作雙側睪丸活檢,以決定哪側適宜作顯微外科吻合手術;對隱睪患者作活檢可檢測有無原位癌。不明原因的睪丸腫塊睪丸活檢可明確診斷;若評價男性節育的遠期作用或環境因素,細胞毒藥物,輻射線對睪丸生精功能的影響,亦可作睪丸活檢。
確診無精癥具體要做哪些檢查?
確診無精癥的檢查不可輕易就下定論。對于無精癥患者來說,最后的確診診斷是很重要的,一般在精液離心檢查中連續三次以上未發現精子才可以確定是無精癥。為了不與其他類似疾病相混延誤治療,要做幾個方面的檢查測定才行。主要有精液檢查、血清檢查、染色體檢查和睪丸活檢等,現逐一介紹。
精液檢查:
精液檢查的結果是無精癥診斷的依據。一般在禁欲2-3d后收集精液標本2份。精液量的多少也有重要的意義(正常>1.5mL),在臨床檢查中精液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精液收集不有效,因此,常規要求收集2份標本。
血清檢查:
對于無精癥患者首先應行血清的FSH和T檢查,若二者值正常則無需行進一步的內分泌檢查。假如T的值低于正常水平,則應行LH和催乳素的檢查。目前有學者以為遏制素B由睪丸支持細胞產生,比FSH更能直接反映睪丸的生精功能,因此遏制素B也應成為男性不育患者的常規檢查。
染色體檢查:
對無精癥患者進行染色體檢查。遺傳學檢查的目的有兩個:首先,可以診斷一些遺傳學疾病如Klinefelter綜合征、染色體易位、顛倒突變等;其次,通過TESE和ICSI可使一些不育癥患者恢復生養能力。假如患者存在染色體異常,那么這種異常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這些患者在治療前必須接受遺傳學檢查和咨詢。
睪丸活檢:
睪丸活檢有助于區別阻塞性無精癥和非阻塞性無精癥,同時也可以發現睪丸的一些潛伏病變,如管間生殖細胞瘤、Frank精原細胞瘤等。睪丸活檢的方法主要有兩種:陰囊切開活檢術和穿刺活檢術,二者各有利弊。前者對睪丸損傷較大,但可取得較多量的組織,有利于作出正確的病理診斷;后者操縱方便、對睪丸損傷小,但所取得的組織較少,有可能影響診斷。
有研究者發現在行雙側睪丸活檢的患者中,28%的患者兩側睪丸檢查結果不一致。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睪丸活檢應盡可能雙側取樣,從而避免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