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認識誤區一:一次B超就可以推算排卵期
很多病人認為做一次B超就可以知道什么時候排卵,其實不然,卵泡的發育是個過程,每個人卵泡的發育速度都不盡相同,一次B超很難準確推判,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3-4次或更多的B超檢查。
排卵期認識誤區二:只要有月經就會有排卵
月經表現為規律性,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是子宮內膜從增生到分泌終至退行變而剝脫的過程。也是卵泡成熟,排卵,黃體形成至黃體萎縮過程的結果。
用藥物如雌一孕激素或單用孕激素引起的子宮出血是撤藥性出血,并無排卵過程。這種不是月經,更無排卵,所以不能懷孕。
排卵期認識誤區三:錯誤的推算排卵期
很對人認為二次月經中間就是排卵期一定是月經第14天就是排卵期。月經周期長短不一,月經周期正常的28-30天為確切的排卵期推算是下次月經前的14 天(13-15天)為排卵期。如果月經周期是40天,那么排卵期應該是第26天,而不是20天。所以很多人錯誤地推算了排卵期,錯過了排卵期同房的機會,也會造成不孕。
另外,月經與精神因素及環境因素有關系,所以以往的周期未必每月如此,只有在B超檢測下方能準確推算。
完全用排卵試紙推算排卵期。尿LH試紙僅能測出LH峰,但不能肯定卵泡是否排出,并且評估黃體功能,B超監測可以確定卵泡是否排出,但不能評估黃體功能,所以正常的檢測是B超、尿LH試紙、B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