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谷玉鋒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谷玉鋒大夫個人網站 > 腦出血的一般知識

腦出血的一般知識

時間: 2014-09-18 03:32   來源: 求醫網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


病因

  

   在腦出血病人中,有90%的病人患有高血壓。從心血管方面研究發現,有1/3~2/3的高血壓病人最終均要發生腦出血;高血壓病長期不進行降壓治療者,10年以后半數以上發生腦出血。因此,高血壓病是原發性腦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在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當情緒劇烈波動或體力活動過度時,瞬時血壓增高,即可引起腦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而高血壓動脈硬化是老年人群中的多發病,故腦出血也是老年人的多發病之一。

臨床癥狀

   

   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也可發生在患高血壓的青年人。大多數在動態下發病,如激動、疲勞等;少數人在靜態下或睡眠中發病,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占多數。腦出血發生前一般無預感,但極少數病人在出血前數小時或數天前有短暫的癥狀如頭暈、頭痛、肢體活動障礙或感覺障礙等。

高血壓性腦出血發生后,多數病人的病情在數分鐘內達到高峰,臨床表現取決于出血的量和部位。中等量以上出血的病人的典型表現為突然出現頭暈、頭痛,隨即出現嘔吐咖啡樣物質,繼而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淺昏迷,伴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淋漓、血壓升高、脈搏緩慢有力、大小便失禁、瞳孔縮小、光反應遲緩、呼吸不規則等;刺激時可有健肢無意識的反應性動作,而患肢無動作,少數病人出現全身性抽搐,而后進入昏迷狀態,伴體溫升高、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瞳孔散大、光反應消失、四肢呈弛緩狀態等,雙側肢體疼痛刺激性時無反應性動作,此時可能危及生命。小量出血者,可表現為單純性某一癥狀或體征,或甚至無癥狀及體征。

治療

   

1.常規治療

(1)一般治療 ①保持安靜,盡量避免搬動和不必要的檢查 發病后需完全臥床,環境安靜,謝絕探視,避免任何活動。某些因各種不良刺激引起躁動不安者需針對具體情況消除不良刺激,降低顱壓、導尿等。可適當使用鎮靜劑以加強大腦的保護性遏制,減輕由出血給整個大腦帶來的損傷常用的鎮靜劑有地西泮(安定)、苯海拉明等,但應禁用嗎啡哌替啶(杜冷丁)等呼吸遏制劑。②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痰,間歇吸入含氧空氣。意識障礙、呼吸不暢者及早采用插管或氣管切開術,保持呼吸道暢通是搶救成敗的關鍵所在。③嚴密觀察,加強護理 按病情輕重緩急,定時觀察意識、瞳孔、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定期翻身、吸痰、清理大小便和衣褥、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等良好的基本護理。

(2)控制血壓防止再出血 腦出血患者通常引起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功能紊亂,血壓劇烈波動。起病后血壓常維持一個較高水平且波動很大,不利于止血,有促使再出血的危險,因此適當降低過高的血壓是治療腦出血的一個關鍵。急性期的降壓治療不宜過速,否則會影響腦血供加重腦缺氧。

(3)脫水治療 ICH引起的腦水腫有復雜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改變過程。通過脫水藥物的多種作用機制,中斷或逆轉水腫惡性循環的重要環節,最終使ICP降低,腦組織水腫消除為恢復腦功能爭取時間,這是治療ICH的一項重要方法。①脫水劑 對急性ICP增高的患者應盡早給予脫水劑治療。②利尿劑 應用利尿劑治療腦水腫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減少腎小管的再吸收和遏制腎小管的分泌,使尿排出量增加,血漿膠體和晶體滲透壓增高。同時還可遏制腦水腫組織中的鈉進入細胞內,減輕細胞內水腫。③人血白蛋白 單用人血白蛋白脫水作用較弱常與甘露醇聯合應用。早期應用除了脫水作用外,還可減輕血腫周圍組織缺血性損害。

(4)并發癥的處理 ①肺部感染 腦出血時,由于下丘腦及腦干上部受損,引起內臟自主神經營養性障礙,肺部充血水腫,在此基礎上易發生肺炎;加之昏迷時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的誤吸,長期臥床肺底部痕血、排痰不暢等易誘發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時呼吸不暢缺氧、細菌毒素等多種因素又可加重腦組織損害。因此應予及早預防和控制。②消化道出血 腦出血時因下丘腦和腦干損傷,消化道黏膜滲透性改變急性營養障礙,黏膜糜爛彌漫性滲血或潰瘍出血,表現為嘔血、便血,常迅速導致循環衰竭和腦部癥狀加重對于消化道出血的預防,主要是及早有力的脫水,降低顱內壓,早期清除血腫等。③心功不全 腦出血急性期可能由于下丘腦、腦干網狀結構及邊緣葉高級自主神經中樞失調,出現“腦源性”心臟改變,稱腦心綜合征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QT段延長,P波增高,ST段上移或下移等加之脫水和肺部感染,可出現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急性肺水腫。預防應注意輸液速度,脫水劑用量及排尿量的改變,及時用藥治療并吸氧。④泌尿系感染及褥瘡 對于腦出血昏迷病人應定時翻身,按摩局部受壓部位保持皮膚、被褥整潔干燥。長期臥床患者應注意應用海綿墊,受壓部位放置氣圈,以避免發生褥瘡腦出血病人根據需要定時放尿,導尿時注意無菌操作,導尿后每日定時沖洗膀胱,并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

(5)補充營養,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對于昏迷、重癥病人可禁食1~2天,適當補充液體,鼻飼或靜脈補液,但不可過多過快每天入量不宜超過2500ml應用脫水、利尿藥時以維持正常尿量和尿比重為宜。按生化指標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急性期不可多用高滲葡萄糖靜注。以免加重腦損害。以鼻飼流質飲食保持進水量、熱量和電解質平衡較為穩妥。

(6)激素的應用 急性期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助于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腦水腫,并遏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穩定細胞膜或溶酶體,減少腦脊液的生成,從而減輕腦水腫維持血腦屏障功能完整性,減少蛋白質滲出等作用。但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降低機體免疫能力,不利于炎癥控制,可能掩蓋肺部炎癥癥狀。且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潰瘍病有不利作用,故應慎用,更不可長期應用。

(7)止血藥的應用 目前對于腦出血急性期止血藥物應用尚存爭論。各種止血劑主要阻止實質性毛細血管出血,但對動脈破裂所致的出血無明顯作用。盲目應用止血劑易誘發腦梗死或心肌梗死一般認為,對有出血傾向或血液病者應補足血液成分氨基己酸屬抗纖溶劑,有阻止纖維蛋白溶酶的形成作用,遏制纖維蛋白溶解,也有一定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故臨床仍應用于治療腦出血,通常使用1周。

(8)腦保護、腦細胞營養藥的應用 頭部放置冰帽或雙側頸動脈放置冰袋或人工冬眠療法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病人,以降低腦的基礎代謝,提高腦對缺氧的耐受力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達到保護腦組織的作用。

(9)外科手術治療 無論行血腫清除術或血腫抽吸術,其目的都在于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使受壓而未破壞的神經元恢復功能,對某些危重病人不但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可以提高生存質量。

   

   

 

分享贏大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