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腫瘤醫院(淮安市楚州醫院)始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1946年經組合定名為淮安縣人民醫院。1987年因撤縣建市,醫... [ 詳細 ]
“小愛子”的生活模式----記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張素愛
時間:2012-10-23 11:27來源:求醫網
他的名字叫張素愛,簡簡單單,充滿愛心,同事和比較熟悉的病人都非常親切地稱呼他為“小愛子”。她是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他所追求的生活模式很特別,即是一種“低等的生活、中等的收入、高等的付出?!?/p>
“小愛子”是一個魯迅先生筆下的藤野先生式的人物,在生活上是比較模糊的人,總沒見他過多在意自己的穿著,但是白大褂總是洗得干干凈凈。對于吃,他是最講究的,也是最不講究的。說他最講究,那是他一貫遵守的原則,只要是病人家屬的邀請,哪怕是再豪華的大餐她也一定拒絕;說他最不講究,吃早點總買一碗熱干面,有時候病人來了,有時候患者打來電話咨詢病情,吃不了幾口便放下碗筷,去迎接病人或者用電話與患者交流。再接下來,就是交接班、查房、看病人、開醫囑等等。他空閑的時間很少,總見他在忙碌,每天一早就有一些門診病人守候在他的診療桌旁等他看病。對每一個病人,他都是不緊不慢地耐心詢問,細心查診,關心了解患者的家庭條件和生活狀態,開合適的藥物,盡量減輕病人的負擔,這樣下來,他開出的處方價格總是很少。有時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還沒忙完,得空了,便把早晨沒吃完的熱干面用開水泡一泡接著吃完,填飽肚子就行。
神經內科大多是腦血管病,來的病患大多是老年人,他們往往除了身體上的不適之外,心理上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張素愛醫師總是耐心地詢問解答病情,從不嫌煩。對待病患,從不區別對待,無論是高層官員,還是平民布衣,他都會用他最體貼的方式對待。一次,一位病患家屬非要塞給她五百塊錢,她再三拒絕,可是這位家屬把紅包直接往她白大褂口袋里一塞就跑了。張醫生在尋人無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