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建于1959年,是蘇州大學與揚州大學的教學醫院,是徐州醫學院傳染病專業碩士點。醫院占地面積約2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 ... [ 詳細 ]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專科醫院
- 【電話】0512-65180326
- 【網址】www.szwy.cn
- 【地址】蘇州西二路2號,位于人民橋附近,南門泰華商場西側100米,盤門景區以東50米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為了人民的健康——回望我國醫藥衛生事業五年足跡
時間:2012-10-25 20:45來源:求醫網
從一句“國內醫改基本不成功”的結論,到深化醫改的全面啟動,5年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走過一段艱辛歷程。
從新農合的全面覆蓋到孕產婦、嬰兒死亡率雙雙下降,5年間,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創下一路輝煌。
從汶川、玉樹、舟曲,到奧運、世博和亞運,5年里,廣大醫藥衛生工作者活躍在重大事件的臺前幕后,帶給人們一方平安。
這一切匯集成一個目標:為了人民的健康……
“五指并舉”攻堅“看病難看病貴”
2011年新年伊始,寧夏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便新增兩個“身份”:“金鳳區北京中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金鳳區人民醫院”。這家二級甲等的公立醫院正式兼有社區衛生服務職能。
這是公立醫院改革在新一年的延續。2010年2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啟動,宣布了深化醫改的全面推開。深化醫改各項任務的進展,成為“十一五”時期醫藥衛生事業最亮麗的“風景線”:
——“全民醫保”時代的到來,城鄉居民參保達12.5億人,其中參合農民達到8.35億人,人均籌資水平從“十五”末期的30元提高到“十一五”的150元。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穩步實施。國內已有51%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后的基本藥物價格平均約下降30%。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得到強化。近兩年,中央累計安排資金400億元,支持1877所縣級醫院、7000余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1.1萬余所村衛生室建設。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朝著均等化的目標邁進。為15歲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補種等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惠及億萬家庭。
“深化醫改實施一年半來,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說。
2006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合計安排衛生事業資金1853億元。2009年與2005年相比,國內門急診人次增加13.91億人次,國內住院人數增長近一倍,均達歷史最高水平。個人衛生支出比重從52.21%下降到38.19%。
完善疾病防控網 筑牢生命“防火墻”
在抗擊甲型H1N1流感過程中,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應用疫苗的國家,截至2010年3月,國內累計完成甲流疫苗接種8000余萬人。
與此同時,及時的應對、科學的部署、透明的信息,這些防控措施也都贏得國際社會肯定。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評價說,國內采取了非常有前瞻性的積極應對措施。
而在6年前,時任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主任尾身茂博士曾坦率指出,在非典疫情暴發早期,國內提供的信息不夠透明,也不夠及時。
非典暴露了我國薄弱的公共衛生體系,也激發了我國勵志圖強的決心。“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能力。
“十一五”期間,我國建成優秀世界的疫情直報系統,報告速度由過去的近一周提高到0.8天。因為這張網,從人禽流感、手足口病到甲型H1N1流感,我國經受住了一次次考驗。
“十一五”期間,我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攻克重大疾病防治,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進入臨床試驗的國產疫苗品種達到60多個。
“十一五”期間,我國免疫規劃在原來覆蓋7個疾病的基礎上,擴展到15個疾病,成為世界上計劃免疫覆蓋疾病病種最多的國家。因為這張網,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0.96%,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大有希望。
“十一五”期間,我國未發生重大傳染病大規模流行,艾滋病、肺結核等重大疾病控制均達到規劃目標。
“重拳”砸向違法食藥 維護百姓“入口”安全
這是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件——
食用瘦肉精食物中毒、三聚氰胺乳粉事件、安徽華源欣弗事件、江西“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事件……
這些食品藥品事件使群眾身心受害,也使衛生監管部門經歷了陣陣的劇痛,突顯了我國食品藥品監管的嚴峻形勢。
5年來,衛生系統在考驗中增強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努力維護百姓的健康安全。
應對“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國家緊急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應急響應,全力篩查診治患兒。隨后不久,食品安全法頒布施行。
衛生部等部署開展200余項食品衛生標準清理工作,清理完善并發布了66項乳品安全標準。
截至2010年3月,國內各地在食品安全整頓期間集中清查問題乳粉2.51萬噸。衛生部公布了4批43種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19種易被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的黑名單。
2007年,我國發布新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進一步厘清新藥證書的發放范圍。至2010年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撤銷4300多個批準文號;對3.3萬個注冊申請依法退審7999個、不予批準1.5萬個。
2009年,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六部局聯合開展為期兩年的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僅當年就破獲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11件,涉案總值2.5億元。
古老中醫藥煥發新活力
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被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針灸”申遺成功,為“十一五”時期的中醫藥事業畫上了一個漂亮的句號,也給了“中醫存廢之爭”一個響亮的答案。
2006年,有人發起取消中醫的網絡簽名活動。就在人們對未來中醫藥發展心存憂慮之時,黨中央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為中醫藥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5年間,政府中醫藥投入從41億元升至110億元。國務院建立中醫藥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出臺《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等一系列扶持措施。
5年間,中醫藥科研機構申請的專利有118個,中成藥總產值和中藥材總產值分別達2054億元和469億元,中藥出口額突破14億美元。
5年間,中醫院年診療人次達3.3億,國內建立103家“治未病”示范點,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傳統醫藥合作協議……中醫藥一次又一次活力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