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貞醫院成立于1984年4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9月,二者為一個醫療科研聯合體,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國際交...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 醫院動態 > 北京安貞醫院成功舉辦主動脈疾病外科治療新進展、影像學診斷與介入治療新技術學習培訓班
北京安貞醫院成功舉辦主動脈疾病外科治療新進展、影像學診斷與介入治療新技術學習培訓班
時間:2012-10-26 13:26來源:求醫網
2012年6月11日----13日,國內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和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診療研究中心主辦,國內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大血管外科專業學術委員會承辦的“2012年度主動脈疾病外科治療新進展、主動脈疾病影像學診斷與介入治療新技術學習班”在北京安貞醫院心外大樓5層報告廳舉行。來自國內的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影像放射學科等300余人參加了學習培訓。
北京安貞醫院魏永祥院長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本屆學習培訓主要以北京大血管疾病診療研究中心為主的專家授課,內容包括“孫氏手術治療主動脈夾層”、“主動脈腔內隔絕中煙囪技術及開窗技術的應用”、“孫氏手術在主動脈外科中的應用”、“‘復合’技術在主動脈外科中的應用”、“主動脈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馬凡綜合征的診斷及治療”、“B型夾層的外科治療策略” “主動脈外科的麻醉”、“主動脈弓手術中腦保護策略”、 “主動脈手術圍術期臟器保護與并發癥處理”、CP支架治療主動脈縮窄、血管縫合器在腔內治療中的應用、主動脈疾病CT檢查及重建方法、主動脈及主動脈瘤經線測量、主動脈造影方法及影像觀察、主動脈夾層的細化分型等,深入探討胸主動脈病變,尤其是主動脈夾層病變和各項術式的選擇以及主動脈介入治療新技術。
孫立忠教授做學術報告
學習培訓班還特別安排了主動脈疾病外科手術、介入治療的觀摩及特殊病歷討論答疑等。旨在學習交流,傳授經驗,進一步提高我國心血管外科和放射介入醫師的診療水平,造福于廣大患者。
孫立忠主任介紹,主動脈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即使在醫療條件和技術比較發達的美國,每年亦有15000人死于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疾病高發,我國主動脈疾病的發病率快速上升。由于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差,主動脈替換手術和血管腔內修復術已成為主動脈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
目前,我國每年約有20萬新發主動脈病例,但僅有約3%左右的患者能獲得手術或腔內修復術等有效的治療。換言之,97%的患者最終難以避免喪失基本生活工作能力乃至死亡的厄運,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主動脈外科因其高風險而令人望而生畏,同時又激勵著無數醫學工作者挑戰降服病魔。在我國,主動脈外科起步雖早,但一路艱辛曲折,醫生“披星戴月”、患者“血流成河”、家屬“人財兩空”曾經是主動脈外科的真實寫照。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主動脈外科突飛猛進,主動脈弓置換、低溫下單側大腦順行灌注、胸腹主動脈置換、全主動脈置換、保留瓣葉的主動脈根部置換、主動脈夾層細化分型、孫氏手術、腔內修復術、復合手術等一系列成果相繼問世,幾個大型心血管病中心的主動脈外科水平已接近發達國家。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作為全球翹楚,其主動脈外科年手術量為1000余例,而北京安貞醫院每年的主動脈手術量已逾900例。在主動脈夾層的外科治療方面,我國已躋身國際優秀行列,孫氏手術已走向世界,采用多分叉人工血管進行胸腹主動脈置換,獨特的肋間動脈重建方法屬于國際首創。
北京安貞醫院魏永祥院長、孫立忠教授向醫生代表贈《主動脈外科學》專著
會上還舉辦《主動脈外科學》**式。該書是由我國優秀心血管外科專家孫立忠教授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我國第一部以國內人自己的實踐經驗為主,編著的主動脈外科學專業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