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簡稱“二附院”)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是中部地區重要的醫...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醫院動態 > 昌大二附院護士手記:來自白衣天使的感動
昌大二附院護士手記:來自白衣天使的感動
時間:2012-10-23 19:26來源:求醫網
我們科室比較特殊,住的病人大多是長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存在長期臥床、營養不良、老年癡呆、身殘智障等方方面面的困難,醫護人員從無怨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親切的一聲“爺爺,奶奶,大爺,大姨”無數次將生命垂危的患者喚回。翻身拍背,鋪被掃床,拂去患者心頭的塵土;打針發藥,輸液吸氧,解除患者的病痛;導尿鼻飼,吸痰灌腸,從治療到護理無一不無微不至,一次次給了患者生的希望。
有一位腦梗塞偏癱長期臥床的31床老人,骶尾部出現了潰爛深達骨膜的大面積褥瘡,每次治療就有刺鼻的惡臭撲來,就連患者的兒女都捂著鼻子躲開了,內二科的護士長張芳忍著酷暑和難聞的氣味,小心翼翼處理創面,每天每月,毫無怨言,經過幾個月的精心護理,褥瘡完全愈合,病人家屬感激不盡,送一面錦旗,寫一封感謝信表達全家人的謝意。
還有一位腦出血后精神障礙的患者經常走錯門,走進別人的病房,使其他病人不高興,全科醫護人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張文珍護士天天惦記著這件事,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他門前放一把椅子,并不耐其煩的告訴他這才是他的家,這位老人現在已經認識自己的家門,左鄰右舍都很高興,患者家屬更是感激,每到過節就給我們帶家鄉的特產。
“神經內科一般接診的是腦溢血、腦梗塞、頭昏、頭痛等患者和重癥者,病情要等10幾天或更長時間才能見效,而一些焦急的病人家屬認為,錢花了,沒見效;或者給一些患者使用心電監護等設備時,家屬認為費用高,沒有用,往往會把不滿情緒‘撒’在護士身上。”
面對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護士長張芳就常常教導我們,要換位思考,對病人要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理解和關懷他們。當病人不開心時,要主動與其談心交朋友,打消病人的顧慮和怨氣,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贊許和認可。護士長總是說“用心去關愛每一位患者,用心去面對每一位患者,用心去服務每一位患者,他們就是我們的親人。”
一次,一位特殊的患者住進了病房,他的妻子早就不在了,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因為工作忙不能常常陪在患者身邊,這位患者腿腳不利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護士長看到后,主動上前詢問,聽說由于腿腳不便購買飯菜有些困難,護士長帶領科室護士們每日送餐到床旁,病人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護士長握著病人的手說:“您有什么事盡管說,我們都是你的家人。”
類似的實例枚不勝舉,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用真誠的愛心和勤勞的雙手履行著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我們收治的病員多、周轉快,時常有突發事件出現,全科的護士們經常加班加點,上學的孩子沒時間接送,自己家里生病的老人無暇看護,只要病人需要,病房就是他們的“家”。然而每當談起哪個住院的患者,無論是患者的生活習慣、性格脾氣,還是病情特點,她們都記得清清楚楚,卻常常把家里托付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凈。少了對家里親人的問候,多了對患者的照顧;少了與家人的團聚,多了對患者的關懷,不是她們不愛自己的家,只是她們對職業那份無法割舍的牽掛。
這些白衣天使們沒有豪邁的言語,沒有驚天的事跡,只有默默的奉獻,只有真情和愛心,造就著幸福,守護著平安。她們恰如微小的水滴,在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獻自己。水是平凡的,可它滋潤著無數的生命;草是平凡的,可它描繪出了多彩的春天。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正是有了這些奉獻而執著的白衣天使,那些年老智障的人群才得以悉心的照顧,才得到社會的溫暖,走完悲涼而不悲慘的余生,也正是她們用嫻熟的技術和精湛的技能,創造了無數的生命奇跡。作家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生命的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細細品味這句話,感覺那撒種的人就是白衣天使,不知不覺,目光朦朧,淚欲出,還沉浸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感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