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地處萊蕪市鋼城區,是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直屬的醫療服務部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 > 醫院動態 > 五十五年辛勤砥礪 五十五年風雨彩虹
五十五年辛勤砥礪 五十五年風雨彩虹
時間:2013-01-31 10:35來源:求醫網
1956年9月,山東省公安廳勞改局干部療養院在德州成立,這是萊鋼醫院的前身
1961年10月,更名為山東省公安廳勞改局中心醫院,先后遷至淄博王村、濟南郭店
1970年,由濟南遷入萊鋼,更名為山東省七一指揮部醫院
1972年更名為萊蕪鋼鐵廠醫院
1987年更名為萊蕪鋼鐵總廠醫院
1999年更名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
55年間,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以下簡稱萊鋼醫院)走過的每一步都充滿著變革的勇氣與變革成功帶來的欣喜。
今天,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萊鋼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社區服務于一體,以為企業職工和當地群眾服務為主,輻射魯中地區,功能齊全的綜合性三級醫院。醫院開放床位1000張,年門診量50余萬人次,年出院病人2萬余人次。已然為人民撐起一把立足鋼城、輻射魯中的健康之傘。
化蛹為蝶
多年的積累,讓萊鋼醫院有了化蝶的實力,而近幾年的一系列動作,則為我們生動地展現了化蛹為蝶的過程,已經經過半個多世紀風雨的萊鋼醫院,正用高效嚴格的管理,實現著醫院的“完好蝶變”。
在萊鋼醫院,院長張緒春形象地將抓管理比喻成緊螺絲,按照PDCA的循環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嚴、細、實”管理。向管理要發展,向管理要效益已經成為萊鋼醫院開展各項工作的不二法門。
主持人:醫院發展離不開好的制度、好的管理團隊,萊鋼醫院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請談一下在醫院管理方面,萊鋼醫院有什么優勢。
張緒春:優勢談不上,但就像你說的,醫院的發展離不開好的管理,我們作為醫院的管理者,理清醫院發展的脈絡,做出有利于醫院發展的決策,是最重要的。宋代蘇洵在《度勢》中說:“不先審天下之勢,而欲應天下之務,難矣”。大小同理,作為醫院的決策者,首先就是要了解醫院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細節,要談決策、建設和發展,而如果對這些不了解,就談決策、建設和發展,這就無異于緣木求魚、盲人把燭。因此,我們在管理醫院的過程中要堅持務實為先、實效為上的理念,不坐而論道,不當評論員,而是當運動員,深入賽場上去,深入基層一線,摸實情、探出路、謀計劃。醫院的每一項決策都要按照摸底調查、科學論證、制定方案、民主討論、形成決策的程序“出爐”,一切從實際出發。近幾年,我們夯實基礎、建章立制、清正院風,讓萊鋼醫院的成長走上了一條高效、穩定之路。
基礎建設是醫院發展、患者就醫和職工工作生活的基礎平臺和保障。近年來,萊鋼醫院積極爭取集團公司的支持,投資近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如今走進萊鋼醫院,原先的“王”字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內科病房樓;原先設施陳舊、內飾老化的外科樓也已大修改造,煥然一新。近五年間,院內建筑面積由 5.5萬m2增長到8.46萬m2。新建杏林學堂、感染病房、營養餐廳、殯儀館、消毒供應中心和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病房環境賽星級賓館,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樓內設施先進:中央空調、中心吸引、配餐間、洗手間、數字電視、高品質移動病床、坐臥兩用椅、隔離簾……處處洋溢著溫馨和諧的氣氛。
隨著大量硬件設施的更新,患者的就醫條件和醫護人員的工作學習環境更加舒適、便利。現在的萊鋼醫院,舊貌盡褪、新姿秀挺,走在醫院挺拔的樓宇之間,看不到一處衛生死角,見不著一處無用之地,可持續發展的硬件設施得到全面夯實。暢達、靚麗、優雅,已成為全社會對醫院內外環境的基本評價。
如果說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醫院發展的平臺,那嚴謹的制度建設就是醫院平穩發展的保障。萊鋼自動化部一職工在萊鋼醫院進行肌肉注射時對醫院的收費持有異議,當院領導聽說這件事后立即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出來,醫院確實多收了病人一角錢。得知這個消息,院領導當即安排有關部門上門向當事人道歉, 并對有關責任人給予100-200元不等的處罰,對急診科等有關科室在責任制考核中進行了扣罰。
這次“一毛錢”事件,在萊鋼醫院職工中引起了震動,在萊鋼集團,也被傳為佳話。而這僅僅是萊鋼醫院強化管理的一個側面。
近幾年,醫院先后恢復了門診部、科教科、院內感染科等科室,新設立了物資供應中心、醫保科、招標辦;對原來的后勤保障科、信息科等4個科室進行了職能上的重新劃分、調整,進一步明確了職責,理順了醫院管理秩序,真正實現了管理上的扁平化。
在經營上,醫院突出抓好采購成本、醫療成本、管理費用等關鍵環節,對所有的藥品、設備、耗材、基建工程全部實行了招標采購,對物資的購銷管理使用情況強化了效能監察,初步實現了物資封閉式管理。完善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度,通過滾動屏幕對手術、檢查、藥品價格進行公示,醫療服務透明收費,聘請社會監督員,公布投訴電話。落實臨床路徑,嚴格控制藥占比,規范科室收費,大大降低了醫院的醫療成本,優化了醫院的收入結構。不斷開拓醫療服務半徑,一舉成為覆蓋萊蕪所有醫保項目的定點單位,同時還成為新泰市、沂源縣新農合定點轉診單位。次均費用低、報銷比例高,醫院的新農合工作更是成為萊蕪市工作的亮點。
推行了科主任目標責任制,院長與科主任簽訂了任期目標責任書,在醫教研、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在考核上嚴格獎懲兌現,保證管理落到實處。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醫院從源頭做起,進一步規范了藥品物資的購進程序,對抗生素實行了分級管理,嚴格控制藥占比,同時醫院紀委與藥品、器械供應商簽訂了購銷廉潔協議書,每季度對前十名的藥品進行排序并張榜公布,對于異常用量的藥品終止與藥商的服務,從而糾正了醫藥購銷中存在的不正之風。醫院還進一步完善了各類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按標準做事”的管理思路,嚴格獎懲兌現,目前已有十余人因違規違紀受到待崗、轉崗等處分。
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萊鋼醫院實現“化蝶之變”的關鍵,也是這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將護佑著醫院在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人盡其才
萊鋼醫院不缺人才,這里有國內優秀醫務工作者、國內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陶書振,這里有國內計劃生育先進個人、人送“送子觀音”稱號的宮新啟,這里有富民興魯獎章獲得者呂傳君,這里還有山東省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張寶泉……
萊鋼醫院又緊缺人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想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難度很大……
主持人:醫院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資源的競爭,作為一所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的醫院,萊鋼醫院在人才培養、引進方面有什么措施?
張緒春:沒有人才就沒有技術,沒有拔尖的人才,就談不上出色的技術,沒有技術,又哪來醫院的發展。對于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我們醫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我們有一套完備的用人機制,這首先是人才培養,我們選擇一批德才兼備的年輕人,到國內大醫院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我們利用大醫院的人才資源,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讓他們來醫院做手術,這樣不僅能夠直接提升醫院的技術水平,而且能讓醫院的年輕醫生們受到教育,盡快成長。
78歲的宮新啟老人已經從事醫務工作半個多世紀,自萊鋼醫院遷入萊蕪,老人就在這里工作,可以說老人見證了萊鋼醫院在萊蕪的四十多年發展歷程。
40多年中,宮大夫作為婦產科主任,給無數深受不孕不育癥困擾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2007年底,一對煙臺棲霞的夫婦來到宮新啟診室。這對夫婦婚后8年一直未孕,到青島、煙臺等地多次治療無效。就在他們決定放棄繼續尋醫問藥的時候,親戚建議他們找萊鋼醫院的宮主任試試。
帶著一大堆檢查單、病例和服用過的藥單子,這對年輕的夫婦抱著對親戚的信任和最后一點希望來到萊蕪,推開了宮主任的診室門。
經過一番細致的資料分析、問診、檢查,宮新啟確診了病人的不孕癥結,為她實施了多囊卵巢楔形切除手術。次年,宮新啟就接到了這對夫婦懷孕生子的喜訊。
年逾80的宮新啟以他精湛的醫術和獨到的治療方法圓了近6000對不孕不育癥夫婦的求子夢。直到今天,老人仍風雨不誤地坐在診室中,每天上午平均看20多個專家號……
老人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就會在這兒坐著,畢竟每天都有那么多病人等著我……
除了留住像宮新啟一樣醫術精湛的老專家,萊鋼醫院還致力于發展新生力量,從加強基本功入手,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培養人才。
加強“三基三嚴”訓練。醫院每兩周組織一次服務講座,各科室每周組織一次服務講座,所有人員都參加服務學習,并將參加服務學習情況納入科室考核。通過全員持續學習,保證每名醫務人員都有過硬的基本功。
技術水平是醫院實力的體現,是吸引病人最核心的因素。為此,醫院將人才隊伍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院長、書記親自到北京聯系進修基地,先后與中日友好醫院、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安貞醫院等上級醫院建立了聯系,目前已選拔四十余名人員前往進修學習,為醫院的人才成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
完善考核激勵機制。2008年,醫院設立了金額為50萬元的新技術新項目獎勵基金,就是為了激發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此外,醫院還評選技術專家、專業帶頭人和優秀科技人員,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不等的獎勵,調動了職工成長成才的積極性,僅去年醫院就有8項科研成果通過了省級鑒定。技術上的進步,如今使萊鋼職工和駐地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培養人才,醫院不但舍得投入,還舍得“下狠心”。自2006年以來,醫院加大了對執業醫師注冊考試的考核力度,第一次考不過待崗半年,第二次考不過解除勞動合同,五年來,醫院先后與4名職工解除了勞動合同。
完善的人才選拔、培養、退出機制,是萊鋼醫院的領導們引以自豪的。老大夫的德高望重,中年大夫的年富力強,青年大夫的不斷學習、奮力爭先,讓醫院人盡其才,讓萊鋼醫院的人才建設走上了一條穩定、快速的發展之路。
質量角力
質量是醫院的生命。在有了一個優秀的人才機制和一大批老中青優秀人才的條件下,如何實現醫療質量的躍進式發展,成為萊鋼醫院發展的重頭戲。
主持人:在醫院的各種材料上,我多次看到萊鋼醫院建設魯中名院的愿景,對于這個愿景,院長是怎么看的,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張緒春:現在醫療市場競爭激烈,地處鋼城區,我們的服務對象多是萊鋼的職工家屬和駐地群眾,但這并不妨礙我們與魯中各地大醫院競爭的決心。經過醫院管理層反復論證,結合萊鋼醫院的實際情況,我們給醫院作出了較準確的定位,那就是“難求全面優秀,但求單科第一”,在重點專科方面下功夫。為此,我們也動了不少腦筋,想了一些辦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們見到胸心外科張主任的時候他剛做完一臺手術,我們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國字臉、略顯局促的年輕人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做過100例心臟手術的“老專家”了。
“心外科是醫院重點打造的新興科室,”張主任說起心外科,滿是自豪,“我們是在國內優秀的心血管專業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專家的幫助下成立的,人家帶著人、帶著技術過來,對我們進行指導……”
2009年9月18日,萊蕪市首例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在萊鋼醫院心外科進行,僅用73分鐘就為一名64歲的男性患者實施了三支冠狀動脈心臟搭橋手術。心外科副主任張奎星激動不已,多年來的夙愿得以實現,標志著萊鋼醫院診治復雜高難度心臟病的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之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在北京安貞醫院專家的指導下,又相繼開展了換瓣、先心病手術等12例。成功開展首例小兒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療,實現了不開刀也能治療心臟病。到今天,心外科成功開展的心臟手術超過100例。對一個剛剛涉足心外手術的科室而言,這幾乎可以算得上一個奇跡,而對醫院而言,心外科的成功,也標志著醫院引進技術的成功。
除了新興優勢專科,醫院老牌優勢科室的發展也有聲有色。
“看口腔,治燒傷,還是到萊鋼”在萊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萊鋼醫院口腔科在國內“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陶書振主任醫師的帶領下,技術一直在省內處于先進水平。但他們仍然不斷加壓,不斷創新,積極開展新技術項目,努力與國內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如今,他們開展的人工牙種植、口腔正畸、即刻義齒等技術一直處于優秀水平,憑著一手絕活,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病人。一位外地患者在一家大醫院專門找了一名從國外進修回來的博士治療自己的牙病,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療效,最終來到萊鋼醫院,僅僅跑了兩趟就得到了治療,他深有感觸地說:“萊鋼醫院的口腔科果然名不虛傳。”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打造燒傷整形第一品牌”,是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張寶泉的追求。幾年來,他瞄準國際前沿技術,潛心鉆研,對大面積燒傷病人治療及后期整形、面部整容、全身各部位的疤痕、攣縮畸形的整形均有獨到之處。近幾年成功搶救95%以上大面積燒傷20余例,搶救成功率在省內居于優秀地位。
曾有一個病人,燒傷面積達97.5%,全身只剩了頭部和腳底還有一點好皮,腳底的皮還不能用來移植。張寶泉用患者頭頂的皮做成顆粒狀,撒在豬皮上,等皮膚在生豬皮退去長出新皮后,再用來移植別的部位。如今,他的生活早已完全能夠自理。打扮整齊在外邊,誰也不會相信他曾經“體無完膚”。還有一個深Ⅲ度電燒傷的病人,燒傷面積不大,但很深。張寶泉創造性地用顯微外科技術,采用游離肌皮瓣移植的方法,奇跡般地保住了病人的腿。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教授聽說是萊鋼醫院做的,怎么也不相信。
在口腔科、燒傷整形科的帶動下,如今普外科、骨外、介入治療等一批新興專科也已嶄露頭角,成為魯中地區一顆顆璀璨的新星。
服務于民
萊鋼醫院所崇尚的服務,可以用八個字概括,那就是“快速提高,長期堅持”,在院長張緒春的眼中,服務是可以立竿見影的,但如何把這個突擊成效轉化成長久的“習慣”,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主持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院的要求也逐年提升,服務是衡量現代醫院發展水平的重要一環。
張緒春:是的,與技術相比,服務往往能更直觀地反映出醫院的精神風貌,也能給患者帶來更直觀的印象,所以服務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口碑,也關系到醫院的長遠發展。同時,與技術相比較,服務是個立竿見影的東西,早在1997年元旦,我們就實行了無假日醫院,這在萊蕪市是第一家。之后,萊鋼醫院圍繞服務, 每年一個主題,直到現在,醫院的服務已經成為萊鋼一個很大的亮點。
如果將一家醫院比作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那么質量就是醫院的枝干,服務就是醫院的葉子。樹葉繁茂,枝干才能粗壯。
優秀醫生羅生特說過:“一個醫生必須有音樂家的耳朵,戲劇家的嘴巴。在病人痛苦時,能用精確的聽覺辨別病情,用明快的語言消除疑慮,安撫病人,減輕病人的痛苦。”
與患者加強交流,是萊鋼醫院長期以來所堅持的。
林先生前段時間剛剛做完手術,在萊鋼醫院住了十天,看身體已經漸漸康復,在醫生的建議下回家靜養。
一周后,正當林先生想打電話給醫院,問一下是否應該停藥等問題時,醫院市場部的回訪員給他打來了電話,大夫詳細詢問了林先生的康復情況,不但回答了他的問題,還對他的身體健康提了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建議。
這個電話讓林先生一家頗為感動,“已經出院了,還這么關心,真是好大夫、好醫院。”
這是萊鋼醫院的術后“電話回訪”服務。
同時,他們還設立“醫患聯系卡”,上面公布了醫生聯系電話等各種信息,以方便患者和醫生及時取得聯系。架起了醫患長期溝通的橋梁。
在倡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今天,這種親切的溝通,心靈上的撫慰,無疑是化解醫患關系緊張的良藥。
對醫療行業來講,心靈上的溝通無疑是重要的,然而對細節的苛求,又是另一種服務。
自2000年以來,醫院開展“標準化病區管理”活動,并結合患者的需求,扎實推行“人性化”服務,醫院在細節服務上處處考慮患者的感受,進一步加大導診力度,對病情較重的特殊病人實施“入院有人接、手續有人辦、檢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的全程優質服務,在門診大廳為病人免費提供熱水、輪椅、醫療咨詢等便民服務……除了在醫院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之外,還走出院門,通過各種方式為群眾服務,開展康復健康指導,先后在院內和院外社區、鄉鎮舉辦“孕婦學校”幾十期,長期堅持開展糖尿病、冠心病等健康知識講座等;勞動衛生職業病科、婦幼保健科等科室深入廠礦為職工及兒童開展現場查體……
為患者服務,就要從內心想到患者,去幫助患者。
60歲以上老人免收掛號費,對所有病人免費看車,取消了由醫院代收的門診病人垃圾處理費……幾項下來,一年讓利達到20余萬元;
認真執行國家衛生政策,對特困人員費用進行部分減免,三次降低藥品價格,實施惠民醫療方案,實行單病種限價,向患者讓利1000多萬元;
落實國家“360工程”,選派技術骨干對口支持黃莊、里辛、辛莊衛生院和沂源大張莊、徐家莊鄉衛生院,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
多種措施改進服務質量,讓萊鋼醫院的患者滿意度長年保持在95%以上,這是患者的信任。捧著這沉甸甸的信任,萊鋼醫院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用他不斷提升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讓醫院在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的萊鋼醫院,將是鋪開在魯中大地上的一幅更加壯美的畫卷!
醫院榮譽
國內百姓放心醫院
國內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國內誠信示范醫院
國內服務質量滿意單位
山東省醫院管理先進單位
全省職工最滿意的醫保定點單位
山東省職業道德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