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北人民醫院
粵北人民醫院原名韶關地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886年,迄今已有122年歷史。坐落于國家優秀旅游城市韶關,地處北江河畔、芙蓉山麓,是廣東北部最大的集醫療...
[ 詳細 ]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51-8101207
- 【網址】www.ybyy.net
- 【地址】韶關市惠民南路133號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醫患溝通留言板,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
時間:2012-10-26 15:28來源:求醫網
醫院為聽取群眾心聲、廣納群眾意見,給醫患溝通搭建一個廣大的平臺,逐步完善了醫院網站上的“醫患溝通留言板”并簡化了留言的流程,一方面方便了群眾暢所欲言,另一方面也為醫院及時聽取和反饋群眾意見爭取了寶貴時間。實際證明,“醫患溝通留言板”不僅是和諧醫患關系的潤滑劑,也是推進行風評議的催化劑。
自從改良后的“醫患溝通留言板”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醫院網站,廣大群眾的反響熱烈。點擊醫院網站上的“醫患溝通留言板”,群眾的留言目不暇接,他們的熱心留言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支持。總的來說,群眾的留言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對醫院工作的肯定和贊揚。患者王某因小細胞肺癌于2009年入我院治療,兩年來,萬仁平醫生作為主治醫生,其工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肯定,并被患者視為“心靈的朋友”。患者在留言中滿溢對萬仁平醫生的感激之情,并坦言經過兩年的治療,他們已經從單純的醫患關系升華為“心靈的朋友”。“醫患溝通留言板”就是這樣一個傳遞群眾心聲的傳聲筒,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們勇往直前的最大動力。
尋醫問藥。許多患者慕名想到我院就診,或咨詢病狀、或咨詢就診流程。醫院通過留言板,耐心細致地為群眾解惑答疑,使患者能夠更便捷到位地來院治療。留言板如同一部投影,投射了我院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困難的決心,努力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平臺。
對醫院工作提出一些批評,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提出意見。某患者家屬懷疑其母親在我院的全麻手術過程中,因不適宜的體位造成其手臂疼痛等不適,為此,在留言板上對我院的工作提出意見。看到留言后,我院非常重視,隨即組織專家對患者的診療過程進行調查,并把調查意見直接和患者家屬溝通。通過溝通,患者對醫院的治療表示理解,愉快地接受了醫務人員的醫學解釋。同時,我們還指引患者家屬與我院相關專家進行聯系,對其母親的后續診斷治療給予指導參考意見。另外,還有一些群眾在留言板上反映,我院的服務態度有待改善。群眾的批評鞭策著醫院不斷爭取進步,“醫患溝通留言板”及時將群眾提出的意見反饋給醫院,使我們能有效地檢驗和改善工作中的不足。
“醫患溝通留言板”是我院行風評議活動開展以來初步取得的成績之一。留言板從設立之初就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為工作的最終目的。時至今日,留言板將設立之初的精神以一貫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促進行風建設、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增磚添瓦。
粵北人民醫院從嚴管藥 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藥品比例2010年降至32%,2011年將控制在30%
醫療費用連續6年保持3%以下的低水平增長
粵北人民醫院地處偏僻的廣東北部山區的,近段時間卻“熱”了起來。在今年的廣東省藥政工作會議上,他們被省衛生廳指定作會議主題發言,面向全省各大醫院介紹藥品費用控制經驗,而在此之前,他們還捧回“國內醫院藥事管理優秀獎”。
談起粵北人民醫院的藥費管理,每個醫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嚴!
陳醫生最近很郁悶,醫院OA網上顯示,他5月份的用藥比例超標了——醫院給他定的指標是30%,可他的實際用藥比例卻達到33%。為此,他被扣罰績效工資2510元。“認罰了,誰讓我‘踩紅線’啊。”陳醫生所說的“紅線”就是醫院給他定的病人用藥費用占全部醫療費用的比例。在粵北人民醫院,落實最嚴格的藥品比例控制目標責任制。文件明確規定每個科室的用藥比例和具體到每個醫生的用藥比例。控制指標直接與績效工資掛鉤,醫生個人用藥比例超標,直接扣發個人的績效工資。醫生們都私下稱藥品比例控制指標為“高壓紅線”,萬萬不可碰!
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是粵北人民醫院控制藥品費用的又一重要舉措,他們實施嚴格的《抗菌藥物分級使用管理辦法》,從普通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每級醫師可選用的抗菌素種類全部一一列出。如果越級開具抗菌素將遭遇“一路紅燈”,藥房不發藥,護士不用藥。在《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每類手術可使用的抗菌素和使用期限,超過期限違規使用者直接扣罰績效工資。
在粵北人民醫院,門診用藥有個“緊箍咒”,這就是門診處方的“三個限制”:門診感冒病人費用限制不得超過80元,門診限用40元/克(支)以上的所有抗菌藥物,每個病人的門診處方限制不得超過200元。違反“三個限制”者,處方醫生將被全院通報批評。“三個限制”有力控制了門診病人醫藥費用,“感冒動輒上百元,輸液就要好幾百”現象在粵北人民醫院難難覓蹤跡。
打開粵北人民醫院的醫生工作站,輸入“頭孢”這兩個字,所有含有這一成份的藥品按照價格從低到高的順序全部排列在了醫生面前,排在第一位的是價格最便宜的頭孢他啶,醒目地提示醫生優選低價藥。他們建立起藥品用量動態實時監測及超常預警制度,發現用量突然增加的藥物品種立即停止使用。在醫院,還有一個專用于藥費管理的“被談話制度”,每個月全院用藥量前30名的醫生將分別被紀委書記、監察科長約請進行勸誡談話。
“扣”、“罰”、“批”、“談”,說起這一系列的管理,院長徐新神情嚴肅而凝重:“醫院用藥面對太多的誘惑,不嚴不足以管好”。醫生出身的他分析說:群眾來醫院一是看好病,二是少花錢。老百姓對藥品費用過高最反感,必須控制藥品費用,為緩解“看病貴”盡醫院的責任。
在這種嚴格的管理之下,粵北人民醫院降低群眾醫藥費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05年以來,藥品費用占服務收入比例6年共下降22.6%。2010年降至32.45%這一低水平。人均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增長率連續6年低于3%。病人關于醫療費用過高的投訴連續6年保持“零”記錄。
自從改良后的“醫患溝通留言板”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醫院網站,廣大群眾的反響熱烈。點擊醫院網站上的“醫患溝通留言板”,群眾的留言目不暇接,他們的熱心留言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支持。總的來說,群眾的留言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對醫院工作的肯定和贊揚。患者王某因小細胞肺癌于2009年入我院治療,兩年來,萬仁平醫生作為主治醫生,其工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肯定,并被患者視為“心靈的朋友”。患者在留言中滿溢對萬仁平醫生的感激之情,并坦言經過兩年的治療,他們已經從單純的醫患關系升華為“心靈的朋友”。“醫患溝通留言板”就是這樣一個傳遞群眾心聲的傳聲筒,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們勇往直前的最大動力。
尋醫問藥。許多患者慕名想到我院就診,或咨詢病狀、或咨詢就診流程。醫院通過留言板,耐心細致地為群眾解惑答疑,使患者能夠更便捷到位地來院治療。留言板如同一部投影,投射了我院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困難的決心,努力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平臺。
對醫院工作提出一些批評,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提出意見。某患者家屬懷疑其母親在我院的全麻手術過程中,因不適宜的體位造成其手臂疼痛等不適,為此,在留言板上對我院的工作提出意見。看到留言后,我院非常重視,隨即組織專家對患者的診療過程進行調查,并把調查意見直接和患者家屬溝通。通過溝通,患者對醫院的治療表示理解,愉快地接受了醫務人員的醫學解釋。同時,我們還指引患者家屬與我院相關專家進行聯系,對其母親的后續診斷治療給予指導參考意見。另外,還有一些群眾在留言板上反映,我院的服務態度有待改善。群眾的批評鞭策著醫院不斷爭取進步,“醫患溝通留言板”及時將群眾提出的意見反饋給醫院,使我們能有效地檢驗和改善工作中的不足。
“醫患溝通留言板”是我院行風評議活動開展以來初步取得的成績之一。留言板從設立之初就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為工作的最終目的。時至今日,留言板將設立之初的精神以一貫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促進行風建設、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增磚添瓦。
粵北人民醫院從嚴管藥 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藥品比例2010年降至32%,2011年將控制在30%
醫療費用連續6年保持3%以下的低水平增長
粵北人民醫院地處偏僻的廣東北部山區的,近段時間卻“熱”了起來。在今年的廣東省藥政工作會議上,他們被省衛生廳指定作會議主題發言,面向全省各大醫院介紹藥品費用控制經驗,而在此之前,他們還捧回“國內醫院藥事管理優秀獎”。
談起粵北人民醫院的藥費管理,每個醫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嚴!
陳醫生最近很郁悶,醫院OA網上顯示,他5月份的用藥比例超標了——醫院給他定的指標是30%,可他的實際用藥比例卻達到33%。為此,他被扣罰績效工資2510元。“認罰了,誰讓我‘踩紅線’啊。”陳醫生所說的“紅線”就是醫院給他定的病人用藥費用占全部醫療費用的比例。在粵北人民醫院,落實最嚴格的藥品比例控制目標責任制。文件明確規定每個科室的用藥比例和具體到每個醫生的用藥比例。控制指標直接與績效工資掛鉤,醫生個人用藥比例超標,直接扣發個人的績效工資。醫生們都私下稱藥品比例控制指標為“高壓紅線”,萬萬不可碰!
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是粵北人民醫院控制藥品費用的又一重要舉措,他們實施嚴格的《抗菌藥物分級使用管理辦法》,從普通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每級醫師可選用的抗菌素種類全部一一列出。如果越級開具抗菌素將遭遇“一路紅燈”,藥房不發藥,護士不用藥。在《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每類手術可使用的抗菌素和使用期限,超過期限違規使用者直接扣罰績效工資。
在粵北人民醫院,門診用藥有個“緊箍咒”,這就是門診處方的“三個限制”:門診感冒病人費用限制不得超過80元,門診限用40元/克(支)以上的所有抗菌藥物,每個病人的門診處方限制不得超過200元。違反“三個限制”者,處方醫生將被全院通報批評。“三個限制”有力控制了門診病人醫藥費用,“感冒動輒上百元,輸液就要好幾百”現象在粵北人民醫院難難覓蹤跡。
打開粵北人民醫院的醫生工作站,輸入“頭孢”這兩個字,所有含有這一成份的藥品按照價格從低到高的順序全部排列在了醫生面前,排在第一位的是價格最便宜的頭孢他啶,醒目地提示醫生優選低價藥。他們建立起藥品用量動態實時監測及超常預警制度,發現用量突然增加的藥物品種立即停止使用。在醫院,還有一個專用于藥費管理的“被談話制度”,每個月全院用藥量前30名的醫生將分別被紀委書記、監察科長約請進行勸誡談話。
“扣”、“罰”、“批”、“談”,說起這一系列的管理,院長徐新神情嚴肅而凝重:“醫院用藥面對太多的誘惑,不嚴不足以管好”。醫生出身的他分析說:群眾來醫院一是看好病,二是少花錢。老百姓對藥品費用過高最反感,必須控制藥品費用,為緩解“看病貴”盡醫院的責任。
在這種嚴格的管理之下,粵北人民醫院降低群眾醫藥費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05年以來,藥品費用占服務收入比例6年共下降22.6%。2010年降至32.45%這一低水平。人均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增長率連續6年低于3%。病人關于醫療費用過高的投訴連續6年保持“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