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北人民醫院
粵北人民醫院原名韶關地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886年,迄今已有122年歷史。坐落于國家優秀旅游城市韶關,地處北江河畔、芙蓉山麓,是廣東北部最大的集醫療...
[ 詳細 ]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51-8101207
- 【網址】www.ybyy.net
- 【地址】韶關市惠民南路133號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重視群眾意見,認真部署整改
時間:2012-10-26 15:29來源:求醫網
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情況部署整改。7月4日,徐新院長在行政周會上傳達了市政府糾風辦召開的民主評議行風意見見面會的會議精神,強調了各分管副院長和職能科室負責人要十分重視社會各界群眾對醫院在醫德醫風建設方面所提的意見和建議,十分重視市屬重點醫院醫德醫風建設情況群眾評價統計表中群眾不滿意的問題,各部門要針對存在問題,深入分析原因認真進行整改,要取得看的見的效果。接著組織召開了黨政班子聯席會議,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和不滿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粵北人民醫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整改方案》,部署整改。
各科室對照存在問題,積極整改。7月11日,財務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召開全體工作人員參加的整改提高專題會議。會上監察科通報了今年以來來自各方面對財務科管理的醫療收費、掛號收費、住院收費的工作流程和服務態度方面意見;醫院紀委書記高凌俊、分管財務的副院長許紅雁、院長徐新等都到會,并分別講了話。徐新院長在講話中強調:1、社會大環境對醫院的要求高了,我們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要不斷提高,才能跟上當前形勢和人民群眾的要求;2、以病人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是要具體去做,要落實在每一個職工的行動上;3、收費窗口是醫院最先最直接接觸病人的崗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行為,都是醫院的形象,大家要從自己做起,從內心主動為病人服務,遇到問題多解釋,用愛心對待病人,才能有好的服務,醫院才能有好的形象。財務科長廖偉鳴代表財務科全體工作人員表示,立即整改,盡快取得成效。醫教科、護理部、門診部等部門,在分析研究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書面的整改意見。
組織學習《民主評議行風對照檢查參考學習資料》,對照正反兩方面典型談學習心得
6月30日,醫院按照市紀委段宇飛書記“要號召醫院干部職工向吳孟超、張三坤等先進典型學習,培養和樹立一批本單位的先進典型;要從鄧朗明、沈學忠等人的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訓,切實引以為鑒。每個醫務工作者對照正反兩方面典型事例,各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的要求,在全院組織開展了學習《市屬醫療機構民主評議行風對照檢查參考學習資料》,對照先進典型找差距,分析反面案例敲警鐘的活動。通過學習,談體會,提高了認識,端正了態度。
職工心得體會選登:
選擇理想,選擇卓越
剛走出校園的我,站在人生的交叉口,面對各種選擇,心中很是迷茫。我不斷地追問自己,到底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筆可觀的收入,每日朝九晚五,然后結婚生子,默默走向生命的終結;抑或是沖破重重物欲和安逸的誘惑,奮力追求那似乎遙不可及的理想……在迷茫中,我看到了吳孟超老人和張三坤的事跡,猛然警醒。
盡管兩人的出生相差將近半個世紀,橫跨了苦難深重、硝煙彌漫的祖國與朝氣勃發的新時代,但吳孟超老人和張三坤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理想,選擇了信念。吳孟超老人選擇了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投身到捍衛人民健康的事業中去;張三坤選擇回到大山,守護村民的健康。吳孟超老人感慨地說:“三個正確的選擇決定了我一輩子的幸福。如果我不選擇回國,也許會很有錢,但不會有我的事業;如果我不選擇參軍,我可能是個普通的醫生,但不會有我的今天;如果不選擇入黨,我可能會做個好人,但不會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分子?!?張三坤說:“是鄉親們的支持和厚愛,才有我的今天。我是黨員,為了鄉親們的健康,我應該回來。我愿意做一輩子村醫”。
一邊是唾手可得的優越富足的生活,另一邊是艱苦卻更能體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吳孟超和張三坤在面臨選擇的時候,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們深知,只有把人民群眾捧在手心,把人民群眾的需要轉化成不斷追求進步的動力,才能創出一番真正的事業——一番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的偉大事業。
看了他們的先進事跡,比照自己,我深感慚愧。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并愿意為之犧牲一切。反觀我們這一代80后90后,我們的成長環境被經濟大潮全面滲透,整個社會遭遇了空前的信仰危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總被貼上各種標簽:信仰缺失、重利輕義、好逸惡勞、消極悲觀。作為80后的我,確實發現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這從當代大學生的擇業可見一斑,高薪高福利成為大學生擇業的最高標準。近年來,鐵飯碗公務員、某些壟斷行業的國企、跨國名企,已經成為大學生炙手可熱的職業優選。
吳孟超和張三坤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同時,我也反思:一個人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是多么地可怕?。敲铣蛷埲ざ紭淞⒘斯伯a主義的偉大理想,并把青春無悔地獻給這最崇高的事業。如今,多少人把拜金主義視為人生的教條,在追逐財富的同時,迷失了最初的夢想,也葬送了寶貴的青春。
也許,你會說這是社會轉型必然產生的一些弊端,作為渺小的個體,你也無法逆轉。難道,吳孟超和張三坤在追逐夢想的時候就沒有遇到過困難嗎?1939年,祖國山河啼哭、硝煙四起,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年僅17歲的吳孟超,放棄了馬來西亞的安逸生活,毅然回國,為保家衛國貢獻一份力量。難道,當時的吳孟超一介書生,就能扭轉日本侵華戰爭的局面嗎?一滴水的力量確實很小,可是無數的水滴匯集到一起,就成了波瀾壯闊的海洋。1987年,正是東南沿海地區經濟騰飛的年代,學有所成的張三坤并沒有隨著“孔雀東南飛”的大潮涌向經濟發達地區,她毫不猶豫地回到養育她的大山,決定做一輩子的村醫。看到這些,你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這是時代的錯呢?
能夠成為粵北人民醫院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驕傲。粵北老院積淀的深厚文化至今仍在傳續,在這里,有許多前輩值得我傾盡一生去學習:陳愛心、司徒曉、張孟賢、張玉俊……每當看到這些名字,我內心總有一股無以名狀的熱情在燃燒。正是這些名字,堆砌了粵北人民醫院的今天;而粵北人民醫院的明天,則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共同開創。我們并不寂寞,只要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前行的路上總有志同道合的戰友相伴,還有很多朝著同一理想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人民群眾也會為我們吶喊助威,我們的隊伍一定會日漸壯大,粵北人民醫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
隨波逐流,得到的是平庸;追逐理想,收獲的是卓越。通往理想的路,往往荊棘密布,烏云蔽日,讓人望而生畏。但,只要心中有理想,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各科室對照存在問題,積極整改。7月11日,財務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召開全體工作人員參加的整改提高專題會議。會上監察科通報了今年以來來自各方面對財務科管理的醫療收費、掛號收費、住院收費的工作流程和服務態度方面意見;醫院紀委書記高凌俊、分管財務的副院長許紅雁、院長徐新等都到會,并分別講了話。徐新院長在講話中強調:1、社會大環境對醫院的要求高了,我們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要不斷提高,才能跟上當前形勢和人民群眾的要求;2、以病人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是要具體去做,要落實在每一個職工的行動上;3、收費窗口是醫院最先最直接接觸病人的崗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行為,都是醫院的形象,大家要從自己做起,從內心主動為病人服務,遇到問題多解釋,用愛心對待病人,才能有好的服務,醫院才能有好的形象。財務科長廖偉鳴代表財務科全體工作人員表示,立即整改,盡快取得成效。醫教科、護理部、門診部等部門,在分析研究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書面的整改意見。
組織學習《民主評議行風對照檢查參考學習資料》,對照正反兩方面典型談學習心得
6月30日,醫院按照市紀委段宇飛書記“要號召醫院干部職工向吳孟超、張三坤等先進典型學習,培養和樹立一批本單位的先進典型;要從鄧朗明、沈學忠等人的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訓,切實引以為鑒。每個醫務工作者對照正反兩方面典型事例,各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的要求,在全院組織開展了學習《市屬醫療機構民主評議行風對照檢查參考學習資料》,對照先進典型找差距,分析反面案例敲警鐘的活動。通過學習,談體會,提高了認識,端正了態度。
職工心得體會選登:
選擇理想,選擇卓越
剛走出校園的我,站在人生的交叉口,面對各種選擇,心中很是迷茫。我不斷地追問自己,到底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筆可觀的收入,每日朝九晚五,然后結婚生子,默默走向生命的終結;抑或是沖破重重物欲和安逸的誘惑,奮力追求那似乎遙不可及的理想……在迷茫中,我看到了吳孟超老人和張三坤的事跡,猛然警醒。
盡管兩人的出生相差將近半個世紀,橫跨了苦難深重、硝煙彌漫的祖國與朝氣勃發的新時代,但吳孟超老人和張三坤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理想,選擇了信念。吳孟超老人選擇了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投身到捍衛人民健康的事業中去;張三坤選擇回到大山,守護村民的健康。吳孟超老人感慨地說:“三個正確的選擇決定了我一輩子的幸福。如果我不選擇回國,也許會很有錢,但不會有我的事業;如果我不選擇參軍,我可能是個普通的醫生,但不會有我的今天;如果不選擇入黨,我可能會做個好人,但不會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分子?!?張三坤說:“是鄉親們的支持和厚愛,才有我的今天。我是黨員,為了鄉親們的健康,我應該回來。我愿意做一輩子村醫”。
一邊是唾手可得的優越富足的生活,另一邊是艱苦卻更能體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吳孟超和張三坤在面臨選擇的時候,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們深知,只有把人民群眾捧在手心,把人民群眾的需要轉化成不斷追求進步的動力,才能創出一番真正的事業——一番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的偉大事業。
看了他們的先進事跡,比照自己,我深感慚愧。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并愿意為之犧牲一切。反觀我們這一代80后90后,我們的成長環境被經濟大潮全面滲透,整個社會遭遇了空前的信仰危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總被貼上各種標簽:信仰缺失、重利輕義、好逸惡勞、消極悲觀。作為80后的我,確實發現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這從當代大學生的擇業可見一斑,高薪高福利成為大學生擇業的最高標準。近年來,鐵飯碗公務員、某些壟斷行業的國企、跨國名企,已經成為大學生炙手可熱的職業優選。
吳孟超和張三坤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同時,我也反思:一個人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是多么地可怕?。敲铣蛷埲ざ紭淞⒘斯伯a主義的偉大理想,并把青春無悔地獻給這最崇高的事業。如今,多少人把拜金主義視為人生的教條,在追逐財富的同時,迷失了最初的夢想,也葬送了寶貴的青春。
也許,你會說這是社會轉型必然產生的一些弊端,作為渺小的個體,你也無法逆轉。難道,吳孟超和張三坤在追逐夢想的時候就沒有遇到過困難嗎?1939年,祖國山河啼哭、硝煙四起,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年僅17歲的吳孟超,放棄了馬來西亞的安逸生活,毅然回國,為保家衛國貢獻一份力量。難道,當時的吳孟超一介書生,就能扭轉日本侵華戰爭的局面嗎?一滴水的力量確實很小,可是無數的水滴匯集到一起,就成了波瀾壯闊的海洋。1987年,正是東南沿海地區經濟騰飛的年代,學有所成的張三坤并沒有隨著“孔雀東南飛”的大潮涌向經濟發達地區,她毫不猶豫地回到養育她的大山,決定做一輩子的村醫。看到這些,你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這是時代的錯呢?
能夠成為粵北人民醫院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驕傲。粵北老院積淀的深厚文化至今仍在傳續,在這里,有許多前輩值得我傾盡一生去學習:陳愛心、司徒曉、張孟賢、張玉俊……每當看到這些名字,我內心總有一股無以名狀的熱情在燃燒。正是這些名字,堆砌了粵北人民醫院的今天;而粵北人民醫院的明天,則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共同開創。我們并不寂寞,只要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前行的路上總有志同道合的戰友相伴,還有很多朝著同一理想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人民群眾也會為我們吶喊助威,我們的隊伍一定會日漸壯大,粵北人民醫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
隨波逐流,得到的是平庸;追逐理想,收獲的是卓越。通往理想的路,往往荊棘密布,烏云蔽日,讓人望而生畏。但,只要心中有理想,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