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無數的夢想。但對于旺旺家族來說,有一個夢實在太長、太長。
早在20世紀5... [ 詳細 ]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無數的夢想。但對于旺旺家族來說,有一個夢實在太長、太長。
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旺旺家族創業的先輩們心中,就開始了這樣一個夢:創建我們家的醫院,行孝善之道,濟天下蒼生。
歲月磋跎,長夢..." />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無數的夢想。但對于旺旺家族來說,有一個夢實在太長、太長。
早在20世紀5...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27 15:17來源:求醫網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 是因各種致病因素(如外傷、炎癥、腫瘤)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的損害,造成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頸脊髓損傷造成四肢癱瘓時稱四肢癱(Quadriplegia),胸段以下脊髓損傷造成軀干及下肢癱瘓而未累及上肢時稱截癱(Paraplegia)。
我院曾有兩例典型脊髓損傷患者在我科進行康復治療。
病例1:患者甲,男,38歲,雙下肢活動障礙3月于2008年8月19日住神經內科。08年2月外院診斷為“結核性腦脊髓膜炎”,行3個月抗結核治療后自行停藥,漸出現雙下肢進行性感覺、肌力減退。體查:智能正常,頸軟,上肢活動自如。雙下肢肌肉萎縮,雙足下垂,左足內翻畸形。第二肋間隙平面以下感覺減退,雙下肢肌張力增高(左下肢為甚),各關節PROM受限。右側髂腰肌肌力約2–級,雙下肢肌群肌力約1+級,腱反射亢進,巴氏征(+)。本院MRI(08-8-20):腦結核、脊髓結核(T4-6顯著),伴結核性腦脊髓膜炎。診斷:結核性腦脊髓炎、腦脊髓膜炎;不完全性脊髓損傷(T3水平)。
病例2:患者乙,男,26歲,高處墜落致腰骶部疼痛,雙下肢活動不能3小時于2009年9月28日入院(10月13日會診)。體查:腰部正中見長約12cm縱行手術瘢痕(急診行L1椎體切開減壓及內固定術),雙下肢肌肉輕度萎縮,雙下肢肌張力低,肌力0級,各關節PROM正常,雙下肢股部以下觸痛覺明顯減退。膝踝反射消失,巴氏征(—)。肛周刺激無感覺并括約肌無收縮。本院X片、CT(2009-9-28):L1椎體爆裂性骨折、壓縮性骨折,繼發性椎管狹窄。診斷:L1椎體爆裂性骨折術后;完全性脊髓損傷(L3水平)。
兩患者的共同點:脊髓損傷,損傷平面以下均有感覺、運動功能障礙。日常生活均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兩患者的不同點:患者乙為外傷所致完全性脊髓損傷(也有可能在脊髓休克期),肌張力低;患者甲,為疾病(結核,炎癥性)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損傷,肌張力增高(痙攣),并有左足內翻畸形(攣縮)。
患者乙處于外傷后15天,為脊髓損傷的急性期,急性期一般指患者傷后生命體征和病情基本平穩、脊柱穩定。主要康復目的是及時處理并發癥、防止廢用綜合征,為以后的康復治療創造條件。主要采取床邊訓練方法。其康復要點是:1.保持肢體處于功能位置的良姿位擺放。2.癱瘓下肢行被動運動訓練,防止關節攣縮與畸形的發生。3.每2小時翻身一次的體位變換,防止壓瘡形成。4.坐起與站立訓練訓練,預防體位性低血壓、骨質疏松、泌尿系和肺部感染等。5.功能性電刺激,可促使不能活動的肢體產生功能性活動,能有效的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與肌肉的萎縮。
患者甲發病已有半年余,神經損害癥狀已不再進展,處于脊髓損傷的恢復期。主要康復目的是充分發揮上肢與軀干肌力以移動身體,發揮殘余功能,以代償喪失的功能。其康復要點是:1.肌力訓練,主要針對背闊肌、上肢肌群和軀干肌的訓練,肌力要達到3級以上,恢復其實用功能。2.肌肉牽張訓練,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痙攣。主要包括腘繩肌、內收肌和跟腱的牽張。3.功能性訓練,包括坐位平衡、體位變換、轉移訓練等。4.步行訓練、輪椅訓練,上下樓梯訓練等。注意每坐30min,臀部必須離開椅面減輕壓力,以免發生壓瘡。5.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訓練,著重于自理能力的訓練,如吃飯、梳洗、穿著、洗澡、如廁等。可以借助自助器具。6.矯形器的使用,配用踝足矯形器(AFO),矯正左足內翻畸形。
兩患者在康復科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他們的軀體功能與自理能力均有一點程度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因治療費用的原因出院,未能達到使患者能回歸社會,進行創造性生活的遠期康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