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吉林市人民醫院本著“人民醫院人民建,人民醫院惠人民”的服務宗旨,市政府投巨資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0530平方米... [ 詳細 ]
院領導走進政行風熱線直播間
時間:2012-10-29 21:00來源:求醫網
2012年7月16日,院領導戴繪、劉利則、于雁野帶領醫務科、護理部、農合辦公室、社會工作部、紀檢辦公室、門診辦等部門的負責同志,走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政行風熱線直播間,介紹醫院政行風建設情況,解答聽眾熱線問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節目伊始,戴繪院長向廣大聽眾介紹了醫院的總體情況和管理理念,他指出:“建院66年來,我院時刻以“為全省人民提供優質、高效、便民的醫療服務”為己任,堅守省人民醫院的“人民性”,所謂人民性,就是要時刻謹記自己來自于人民,應該服務于人民,做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就是要關心人民群眾對醫院、醫生的期盼是什么,到醫院就醫渴望得到什么。當然,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肯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這并不是醫療行為的全部,作為一名在醫療管理戰線工作了30多年的老衛生人,我體會到:患者到醫院就診,期望得到的不僅僅是治好病,還希望獲得尊重與關懷,這種尊重與關懷來自于我們醫務人員對患者疾苦的理解,來自于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有時候一句樸實無華的問候,帶給患者心靈的撫慰勝過打針吃藥!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工作中心”,堅持文化立院、質量建院的管理理念。一方面牢固樹立起醫療質量的中心地位,狠抓十三項核心制度的執行落實,不斷強化監管。另一方面則高度重視醫務人員人文情懷教育,強調“信仰是從醫之本”,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真心和真情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每一位患者。同時做好滿意度調查,通過滿意度調查了解患者對醫院哪方面工作不滿意,不滿意的根源是什么,分析原因、查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在醫改工作中,我院以臨床路徑工作、抗菌素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優質護理示范工程、醫院信息化建設和便民就醫等為主要抓手,扎實開展各項工作,促進了醫療質量提升和為民服務水平,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總之,我院認為:只有真正做到“視患者如親人”,即為患者解除疾病帶來的痛苦,又使患者的心靈得到撫慰,才能使醫患之間和諧相處,實現共贏,這也是我院一直追求的目標!”
戴繪院長精彩的講解在聽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一位從江蘇來長春辦事的聽眾給欄目組打電話說:“戴繪院長講的太好了,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主持人也被戴院長的講話所折服,在節目中稱贊到:“非常精彩!”
隨后,有聽眾打進熱線電話,詢問有關物價、醫保、農合、便民就醫和病人護理等方面的有關問題,參加節目的院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均給予了詳細的解答,對于需要調查核實的問題,我院承諾與聽眾保持密切聯系,盡快給予回復。
節目最后,主持人就受到省內外媒體廣泛關注的我院“美小護”王曉玉護士的先進事跡向戴繪院長提問,并請戴繪院長談一談我院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情況。
戴繪院長欣然應允,他指出:“近期我院心臟病中心三療區王曉玉護士勇救跳樓患者的事跡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大家親切的稱她為“美小護”,我想“美小護”這個稱呼就表達了大家對她這種行為的贊美,贊美她舍己救人的行為,更贊美她美麗的心靈。醫院在得知這件事之后,決定授予王曉玉同志“三好一滿意”活動標兵榮譽稱號,并給予王曉玉及另外兩名參與救人的患者家屬一定的獎勵,同時號召全院職工向王曉玉同志學習。王曉玉同志在獲獎之后曾多次表示,工作、生活在省醫院這個集體當中,是醫院持續的醫德醫風教育和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她的思想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才會在生死的一霎那做出英勇的選擇,同時王曉玉同志還主動提出捐出獲得的獎金,為來我院就診的心臟病患兒購買玩具和禮品,這使我們再次受到感動。近一段時期,我們國家涌現出了“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教師”張莉莉等一批先進事跡和人物,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人將它稱之為“最美浪潮”,今天,我院王曉玉護士的先進事跡又為這股“最美浪潮“增添了一朵美麗的浪花。并提醒我們:“最美現象”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善良、勇敢的心,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最美”人物。我認為,王曉玉同志能成為“美小護”,這與她個人的道德素養是分不開的,但省醫院能涌現出這樣的“最美”人物卻并非偶然。因為長期以來,我院始終高度重視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堅持用制度約束人,用典型帶動人,以先進促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近年來,我院先后開展了“身邊的感動—感動省醫院人物”評選、“三好一滿意”活動、護理工作“凈靜敬”工程等一系列思想教育工程,號召全院職工“純凈心靈、愛崗敬業、視患如親”,這些活動均不以經濟效益或年資職稱為衡量優劣的標準,而是重點挖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身上正直、善良、奉獻的優秀品質,將這種無形而強大的道德力量化作“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工作動力,引導全院職工建立起“誠信、勤業、樂善”的價值觀體系。有一種比喻:醫學的結構恰如一個“人”字,一撇是技術的醫學,一捺是人文的醫學,只有技術和人文相協調,才能寫出最美的“人”字。換言之,一個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如何是一件重要的事兒,而一個醫生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如何對待病人、如何對待醫學事業這些關乎價值取向的問題是更為重要的事兒!”
戴繪院長最后指出:今后我院還將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道路,多措并舉開展好醫德醫風建設,教育我們的職工在提高自身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著重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懂得對患者充滿同情和感恩,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要“在職業修煉中完善人格”。同時,對于在節目中聽眾朋友們提出的問題,回去之后我們將認真總結,加以改善,也希望全省百姓繼續關心和幫助省人民醫院的發展事業,多提寶貴意見,促使省人民醫院更好的發展,從而更好的為全省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