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衡水湖畔.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的大型綜合醫院一一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衡水市骨科醫院)。縱觀歷史.第四醫院由解放前的坦然正骨醫... [ 詳細 ]
患者的幸福是我們成長的動力
時間:2012-10-31 15:45來源:求醫網
3月1日,梁君奎院長在全院查房時,發現多個病區都出現了人滿為患,患者住到樓道里的現象。他立即指出:“我們醫院的住院人數增長很快,這是好事,但是既然患者來到了四院,我們就應該讓他住的舒舒服服,怎么能讓他住在樓道里呢?對這個問題,你們努力解決沒有?你們如果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告訴醫院,醫院幫你解決,只要有方案,有辦法,對患者有利,醫院就支持,哪怕是行政辦公室能讓的也可以讓出來!”
第二天,經過醫院與科室的積極協調與努力,一些病區的病床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如把原來的單間,臨時改為普通病房;一些病情較輕,已經可以回家的患者,經過動員已經出院了;還有相鄰病區有剩余床位的,可以先讓樓道里患者住下。
梁君奎院長告訴記者,現在我最怕的就是聽到“人滿為患”這幾個字。從鄉鎮醫院發展起來的市四院,與兄弟醫院相比,在當年底子較薄的情況下,毅然下定決心蓋全市最現代化的大樓,為的是什么?當然是為了全院的發展,但更是為了解決全市普遍出現的的住院難,看病難問題。當時我們住院床位已經緊張到,有的科室一個輸液掛鉤上竟然掛到3個瓶子的程度。當時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兒,因為患者既然選擇了四院,我們就有義務,為他們提供更舒適、更有良好的環境。
因此,盡管當年資金并不充裕,也面臨著用地瓶頸,但是全院上下還是咬緊牙關,為新大樓建設拍板立項,而且設計規格不斷提高,從最初的9層增加到12層,再到今天的16層,就是為了讓患者住的更舒服些:通過新大樓的啟用,我們床位增加到了580多張,環境大大改善,全市單獨的踏步電梯、賓館式的病房,每個病房中獨立的衛生間,中央空調,太陽能熱水、開水系統。四院人幾乎帶著補償心理似地,要將自己能想到、能做到的、較好的全部給患者。大樓啟用后,四院果然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衡水百姓第一次住進了如此舒服、溫馨的病房。
可是隨著四院的超常發展,本來**設計的大樓,竟然短短3年的時間床位也突然緊張起來,住院病人翻著翻的增加,住院壓力再次加大,這是四院人所始料不及的。除春節期間,四院大部分科室已經連續4個月住院人數在超負荷狀態。如何讓百姓住得更好,讓患者住得更溫馨,這成為近一段時間來,四院每周協調會上,說得最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四院人可謂費盡了心思,梁君奎院長幾次親自出面協調。
第一,減少嚴格單間病房數量,保證普通病房及病床數量,讓更多的普通百姓住得好院。
第二,相鄰科室整合資源,讓病患較多的科室,占有更多的空間,比如兒科病床從原來的二十幾張增加到了現在的六十余張。
第三, 加強技術,注重細節,提升醫療質量,加快病床周轉,減少住院時間。
第四, 嚴格執行臨床路徑,杜絕不必要的延長住院時間。
第五, 加強崗位的人才配備,不因住院人數的增加,而使服務降低。僅去年該院就引進研究生20人,高級護理人員若干人,極大的充實了臨床崗位,保證了四院的服務質量。
脊柱科患者來自景縣龍華的楊大爺說:“四院住院好呀,環境好,技術也好,關鍵是服務好,本來都沒有床位了,科室主任一個床位,一個床位的協調,終于為我找了一個床位,真是讓人心里暖和和的!”四院人用他們的行動贏得著患者的心!
梁君奎院長說,一個醫院發展的真正動力,并不僅僅是欲有所為的大氣魄,敢于迎難而上的精神,更是你真正的將患者裝在心里,以患者的幸福為幸福,將自己的價值體現在為患者帶來多少幸福上,只有這樣,你的成長才更有力量!這才是一所醫院真正成長的原動力!
記者手記:
“既然患者來到了四院,我們就應該讓他住的舒舒服服”。這是一句很樸實的話,但是在醫療需求不斷增加,醫療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做起來也的確不易。
但令我們欣慰的是四院人這種“以患者幸福為幸福,以患者的痛苦為痛苦”的思維理念。只有對患者有著這種天然的、發自內性的摯愛,才可能真正提供出優秀的、人性化的服務。所以社會上對四院服務的高度稱贊,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醫者,仁心。我們很多人都在談發展,談一所醫院的未來與前途,但是我覺得不用太多的談,只要看一看這所醫院他的發展是不是與患者的利益是真正相符,就可得出答案:我不認為,一所只注重高收費,不重技術大提升的醫院會有前途;我不認為,一所不注重服務提升,患者要仰望而視的醫院會有前途。
醫院的內涵建設是一所醫院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我們如果將醫院的內涵建設僅僅局限在技術層面,而忽略了的道德層面的建設,那結果將是南轅北轍,大錯而特錯了。
“以患者的幸福為幸福,將自己的價值體現在為患者帶來多少幸福上!”梁君奎院長說地很好。為一個小我而奮斗,是在做事,但為一個大我而奮斗,才是偉大的事業,這樣的事業未來才更廣闊,跨步而起時才更有力量。所以,我認為,我們醫院的內涵建設應當首先從心開始,四院已經作出了很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