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600張,年門診量近4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萬余人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萬學時,年接收實... [ 詳細 ]
神經外二科腦血管重建手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
時間:2012-10-31 16:41來源:求醫網
大面積腦梗死是神經科常見的急危重癥,是腦內主要供血動脈阻塞所致,梗死面積通常超過兩個腦葉,直徑大于5cm,范圍大于20cm2。大面積腦梗死后繼發腦水腫導致嚴重的顱內壓增高和中線移位,進而形成腦疝,死亡率較高,約為30%~80%;部分存活者因遺留較高的殘率率,長期臥床,偏癱、失語,生活質量低下,而喪失生活信心。
對大面積腦梗死傳統治療方法是采用內科保守治療和溶栓治療,但溶栓治療受制于時間窗,要求在發病6小時內完成,又有導致致命性大出血的風險,故真正適合溶栓和取得明顯療效者并不多。況且大面積腦梗死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為腦水腫所致顱內壓增高,單靠脫水降顱內壓藥物難以從根本上緩解腦水腫所致中線移位、顱內壓增高,使缺血區腦組織產生不可逆損害。
大面積腦梗死手術治療效果肯定。手術分為去骨瓣減壓術和腦血管重建術。腦血管重建術能改善腦血供,住院時間及死亡率、重殘率明顯低于去骨瓣減壓術者。大面積腦梗塞原則上只要沒有手術禁忌證,一旦確診就應力爭盡早手術,且越早越好,即使已出現腦疝,也不要輕易放棄。對于大面積腦梗死1年以內者,腦血管重建術治療均可取得療效。
腦血管重建術(cerebral revascularization)指采用顯微手術方法重建腦的側支循環通路,包括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等直接血管吻合技術及頭皮動脈-硬腦膜動脈-顳肌-腦皮質血管粘連成形術等間接建立腦血流方法。
血管重建術作為一項有意義的顯微外科技術逐步引入腦血管病的治療和預防,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煙霧病、動脈瘤、腦梗死等多種腦血管病及顱底腫瘤的治療。
直接血管吻合術目前通常根據吻合術后血管的血流量可分為:低流量搭橋(血流量在20-40ml/min)和高流量搭橋(血流量在80-90ml/min)。低流量搭橋通常將顱外血管與顱內血管直接行端側吻合,最常見者為顳淺動脈(STA)-大腦中動脈(MCA)吻合術,常用于煙霧病、腦梗死的代償治療。高流量搭橋則可選擇移植血管在口徑大的顱內外血管間建立溝通,重建腦血運,滿足顱內較大血流量需要。
我院神經外二科對一高齡女性左顳頂葉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急診行開顱減壓并腦血管重建術,術后患者神智回復,失語癥狀消失,偏癱癥狀明顯改善。該例手術的成功完成,填補了我院在腦血管重建方面的技術空白,標志著我院神經顯微外科技術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