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600張,年門診量近4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萬余人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萬學時,年接收實... [ 詳細 ]
履行神圣的“天使之責”
時間:2012-10-31 16:42來源:求醫網
在我們“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神經外二科病房里每一位護理人員都積極投身于此項活動中,她們用愛心撫慰著患者的傷痛,讓他們感受到親情化、人性化、規范化的服務,身心得到滿足,疾病得到康復。
在這個優秀的集體中,有一位總是面帶微笑、親切溫柔的護士,她就是我們的護士楊娜。在從事護理工作十載中,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護理服務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受到同事、患者及家屬的廣泛好評,她先后榮獲“優質護理服務明星護士”、“先進工作者”、“十佳護士”等榮譽稱號。
在平凡的工作中,楊娜時時刻刻將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體現在她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
“言”是以親切的眼神、體貼的話語,傳遞關愛信息。當患者說起她的主管護士楊娜總是滔滔不絕。一位患者說,入院那天,楊護士熱情的接待、溫和的態度、親切的話語,很快讓她消除了環境的陌生感;“大媽,您好,我是您的責任護士,您叫我小楊或楊護士,住院期間您有什么需要幫助,我會盡力滿足”,一段簡單的告白,拉近了她們之間的距離;住院期間,一有空楊護士就到床前噓寒問暖,關心她的飲食、睡眠等情況,讓她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楊娜就是這樣的,她用真誠的愛去撫平患者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用快樂的心情去感染患者;用溫柔的話語去安慰患者。
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楊娜深知護理工作在整個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她在工作中把患者當作是自己的親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幫患者之所需。神經外科ICU內的大部分患者是因為腦出血而收住院的,他們生活不能自理、意識喪失,所以需要護理人員每十五到三十分鐘便要來觀察意識和瞳孔的變化情況,每一到兩小時為他們翻身、叩背、按摩、吸痰,楊娜這方面工作做得很出色,她只要有空就主動到病房巡視患者,患者那怕出現很小的不適,她都是第一個發現,都會第一時間報告醫生處理,使患者及時得到治療,減輕痛苦,甚至挽救了生命。對于康復中的患者,她平時都認真詳細地為患者進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幫助他們進行康復訓練除此之外,她還主動關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當她得知患者和家屬因為康復艱辛漫長,而不愿主動鍛煉或不能堅持時,她就會及時加以鼓勵,對于能夠鍛煉且進步很快的患者她都加以表揚,使患者對康復充滿信心,對護理工作充滿信任。
她常說,巡視勤一點,觀察細一點,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會大大減輕患者的不適,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惑,讓患者放心。正因楊娜對工作的負責、心細,科里的醫生都愿把術后患者交給她護理。危重癥患者及其家屬看到楊娜在都很安心,護士長和患者的主管醫生看到有楊娜在都很放心。
“行”是 以一顆充滿溫情的心、一雙勤勞的手、以自己對護理事業的無比熱愛,詮釋著天使的美麗!
曾經有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因患腦出血體質虛弱,由于家屬沒有掌握合理的飲食結構而隨便給予進食,導致合并腸梗阻,灌腸后仍未解,老人腹脹如鼓,極度的脹氣使他痛苦異常,她二話不說用手指伸進肛區為他摳拭大便,一塊、兩塊直至腸道有大量氣體和糞便排出,患者釋然了,腹脹減輕了,站在一旁的兒女感動地說:“這些事情,我們做兒女的都做不到,我爸爸生病住院是痛苦的,可你們的服務讓我們感覺無比溫馨和感動。”
科室收治了一位重約一百八十斤的“三無”患者,病情危重導致嘔吐和大小便失禁,一股刺鼻的腥臭味撲面而來,異常難聞,她迅速戴上手套,麻利地替他擦拭。患者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改善患者通氣癥狀,她身體瘦弱卻依然堅持按時的給患者變換臥位、叩背,以防壓瘡和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冰心曾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在優質護理服務中,正是有著像楊娜這樣的護理工作者把人道、仁愛的種子隨時播撒,使患者康復之路處處彌漫著愛的芬芳,讓生命之花更加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