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醫院是一所以骨科為重點,以創傷急救和診療骨科疑難重癥為特色,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骨科專科醫... [ 詳細 ]
第十八屆國內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骨傷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在津舉行
時間:2012-11-01 19:05來源:求醫網
第十八屆國內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骨傷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于2011年7月22-24日在天津市召開。這次大會由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醫院承辦。參加這次學術大會的有來自國內28個省市的代表共400余人,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了中西醫結合治療骨科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進展以及中西醫結合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成果。融匯西醫技術及中醫理念于一體,突出以人為本、較少損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療法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每年一屆的中西醫結合骨傷研討會旨在促進國內中西醫結合骨傷科事業的發展,提高醫務工作者整體的診療技術水平。
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萬春友主持了大會開幕式。天津醫院院長馬信龍出席大會并致歡迎辭;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田惠光、天津市科委副主席白景美、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國內工程院吳咸中院士、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王巖教授出席大會并講話;衛生局副局長林立軍、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主任委員孫樹椿教授參會指導。國內各大省市中西醫結合骨科專家出席了此次盛會。
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秘書長穆大偉在大會開幕式上宣布了在22日進行的第六屆骨傷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選舉結果,天津醫院院長馬信龍當選國內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萬春友當選為副主任委員;馬寶通當選為常務委員;王捷、李秀蘭當選為委員;徐衛國當選國內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副主任委員;邢國勝、張楊當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我院金鴻賓主任被聘為國內中西醫學會骨傷科分會榮譽主任委員,白人驍主任被聘為國內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顧問。我們相信在新一屆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的領導下,方先之、尚天裕等老一輩骨科專家開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事業必將向前大步邁進。
大會特設專家論壇,邀請了金鴻賓、孫樹椿、張英澤及馬信龍四位骨傷領域優秀專家,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并同參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根據參會代表的不同研究方向,大會設置了三個分會場。各地代表分別就創傷急救、骨與關節損傷疾病、軟組織損傷與運動醫學損傷、關節鏡治療等多個專題進行了研討。天津醫院手顯微外科專家陳克俊主任做了《腓骨頭段移植重建橈腕關節的遠期療效隨訪及分析》的報告,介紹了腓骨頭段移植重建橈腕關節技術研究進展,辛景義、鄧樹才、趙力、黃競敏、任凱晶、郝永宏、舒衡生等天津醫院的專家學者均在大會上做了主題發言,研究成果得到與會學者的一致認同;為激勵廣大中青年醫生積極參加中西醫結合骨傷科臨床與基礎研究,為中西醫結合骨傷研究培養堅實的后備力量,本次研討會特設了青年論壇,并舉行了優秀論文評獎活動,天津醫院一大批中青年醫師積極參與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任秀智醫師《多段截骨矯形髓內固定治療兒童成骨不全癥》的報告獲得了各位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被評為一等獎。
天津醫院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發源地,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方面有著輝煌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后期,以方先之、尚天裕等專家為首的一批骨科專家,積極響應毛主席、周總理西學中的號召,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進行了中西醫結合小夾板治療骨折的研究和臨床實驗。建立了一整套以手法復位、小夾板局部外固定和病人主動功能鍛煉為主要內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新療法,使骨折愈合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功能恢復時間縮短了一半,骨折不愈合率下降到千分之零點四。這一系列富有哲理性的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內外兼治、醫患配合的理論與原則,打破了當時西醫治療骨折必須切開復位堅強內固定的理論。1964年在國家科委的主持下,經國內中西醫骨科專家鑒定,一致認為這是一次中西醫結合的重大發明成果,為國內的骨科事業樹起了一座豐碑,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我國對人類健康作出的五大貢獻之一。至今這項技術仍然處于世界先列。
歷代天津醫院人勵精圖治,始終弘揚方先之、尚天裕等老一輩的先驅精神,繼承先驅的遺愿,并始終秉持著老一輩骨科專家兢兢業業為醫學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繼承并發揚骨科先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理念,采取手法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小夾板局部外固定、外用口服中醫中藥、藥透針灸按摩和病人主動功能鍛煉為主要內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療法,為百姓的健康做著不懈的努力,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這條路上奮力前行。
此次盛會總結交流了中西醫結合在骨傷方面的新進展、新成就,溝通信息、組織協作,進一步推動了中西醫結合骨傷科的發展。組委會的辛勤勞動和全體參會代表的積極參與,使得大會在充滿友誼、熱烈與和諧的氣氛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