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 醫院動態 > 本院邀請醫院管理專家張洪杰教授作醫院質量與安全專題講座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22-29241553
- 【網址】www.bddhospital.com
- 【地址】天津市寶坻區城關鎮廣川路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本院邀請醫院管理專家張洪杰教授作醫院質量與安全專題講座
時間:2012-11-01 17:08來源:求醫網
張洪杰教授是天津優秀的醫院管理專家,系天津市口腔醫院副院長、研究生導師、天津市口腔醫學會副會長,曾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擔任多項學術職務,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十佳醫務工作者。張教授不僅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醫院管理方面擁有很深的造詣。
多年來,我院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狠抓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同時,還特別注重醫院整體實力的提升,在立足三級乙等醫院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王廣舜院長提出的“醫院向學院轉變、科室向學科轉變、醫生向學者轉變”的三個轉變。為確保全院醫療服務的品質,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充分領會即將進行的三級醫院等級評審精神實質,調動全院醫務人員積極服務患者的熱情,進一步強化我院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保證評審準備工作的順利進行,我院專程邀請張洪杰教授為全院管理人員進行醫院質量與安全知識的培訓。
張洪杰教授在講座中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醫院管理者要能體會到政府辦醫主體責任的到位,勢必加強監管和績效評價;醫院要主動適應公立醫院改革的需要;早做比晚做好,主動應對比被動應付好,所以說醫院提升管理水平勢在必行。此次三甲醫院等級評審始終貫穿了“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的思想?!叭齻€轉變”是指醫院在發展方式上,從規模擴張型轉為質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從行政化的粗放管理轉變為科學信息化的精細管理;在投資方向上,從注重醫院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轉變為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與提高待遇等的軟件建設?!叭齻€提高”是指醫院通過資源縱向流動提高服務體系整體績效來提高效率;通過建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來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水平;通過改善、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切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張洪杰教授說,本次醫院等級評審的導向強調醫院的主動性,也就是說對監測到的異常值或現象,醫院應能及時采取措施,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只有醫院不斷自省,醫療質量與安全問題才能持續被發現并不斷被改善,醫院建立醫療質量與安全內控機制,才能主動監測醫療質量與安全問題。他說,醫院等級評審方法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已由靜態的質量控制轉變為持續質量改進,并且實現多渠道、多維度采集信息。由評價診療行為的合理性轉向評價診療過程的整體性。由按部門一一對應的縱向評價轉向按患者就醫流程的橫向評價。通過一個病人診療所涉及各專業和科室的標準條款貫穿在一起,評價醫院整體的服務品質、連貫性,評價醫院對評審標準和要點的遵從程度和執行力。
張洪杰教授說,追蹤評價方法學就是對患者在整個醫療過程中獲得診療護理及后勤支持等服務的經歷進行追蹤。該方法可以讓評價者從患者視角“就醫感受”醫療服務,進行分析,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追蹤的重點在于質量和安全,核心是“以病人為中心”,強調患者安全及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
張洪杰教授指出,本次檢查依據的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具備如下特點:一是突出醫藥衛生體制與公立醫院改革的主要內容;二是突出依法執業、規范診療;三是體現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精神;四是體現PDCA循環、持續改進的管理要求,體現崗位職責與職能協調協作;五是突出質量管理、患者安全;六是體現以人為本、尊重患者權益的理念;七是體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原則;八是引導醫院合理控制規模、重在內涵建設;九是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加強集體領導,集體決策,體現民主管理;十是體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的要求。
張洪杰教授還結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第一至第六章評審結果要求和天津市衛生局文件精神詳細的介紹了醫院評審的準備、評審范圍、評審方式、評審專家以及品管圈的知識,特別著重介紹了追蹤檢查方法與評審方法五要素的內容。
張教授以他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檢查經驗,生動地闡述了以PDCA循環為主線深刻領會醫院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的原則,同時高度評價我院以王廣舜院長為首的院領導班子的管理工作。講座結束前,張洪杰教授與現場參會的學科、處、室主任進行了互動答疑。歷時3個小時的培訓讓與會人員感到獲益匪淺。
王廣舜院長最后總結時強調指出:張教授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理念,把加強質量、保障安全及醫院評審的知識精華傳授給了我們,希望全體管理人員要轉變觀念,明確定位,強化管理,注重改進,追求成效。通過勤奮工作,不斷提高為廣大患者醫療服務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科研的能力,持續改進醫院管理的能力。在構建區域醫學中心、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提高上取得新成績。
臨床、醫技學科主任、護士長和行政后勤處、室負責人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