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中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地市級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0余畝 ,醫療用房現有1.9... [ 詳細 ]
資興多措并舉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時間:2012-11-01 17:26來源:求醫網
通訊員(袁曉燕 張紅)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湖南省中醫條例》、“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醫藥發展的決定”,近年來資興市采取多項措施,著力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健立了領導機構。市衛生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的中醫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中醫管理股和中醫工作指導站,建立了中醫工作的管理體系。市衛生局定期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部署中醫工作,并與各醫療單位簽定了中醫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同時對鄉鎮的中醫藥工作實行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結果與下撥經費緊密掛鉤。市衛生局設置了中醫管理股(加掛“資興市中醫管理站”牌子),核定全額撥款地方事業編制2名,負責全市中醫管理與監督工作。
二是設立了中醫科室。該市瞎區內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9家,另有村衛生室284家,個體診所12家。目前,各醫療衛生單位都開設了中醫門診,市直3家醫院和26所鄉鎮(中心)衛生院設立了中醫專科專病診療科目。市中醫院中醫專科達到15項,設有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針灸推拿理療科、中醫基層指導科等15個臨床科室和8個醫技科室;開設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專科、中醫骨科、燒傷專科、肝病專科等10個特色專科建議地突出了中醫特色。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專科在省內享有一定的優秀度和威望,去年被郴州市衛生局評為重點專科;中醫骨科、中醫外科燒傷整形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不斷鞏固和完善了“中醫二甲醫院”市中醫院以及四所“中醫一甲”即東江、滁口、州門司、興寧等鄉鎮中心衛生院,繼續保持了“湖南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成果。興寧衛生院創建“全省中醫興院示范單位”驗收合格。市中醫院創建“全省中醫示范醫院”經省中醫管理局驗收合格,被評為全省醫院管理年先進集體。全市有22所鄉鎮衛生院配備了正式在崗中醫藥人員,還有14個村衛生室配有中醫藥人員。
三是健全了服務網絡。以市中醫院為龍頭,加快了中醫藥中心網絡的建設。依托市中醫院的專業人才隊伍,著力打造自己的中醫特色。市中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96人,專業技術人員174人,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60人,擁有郴州市級名醫1名。他們在重點科室安排了市級學科帶頭人或中醫名家,形成了一支專業與服務相匹配,特色與技術相結合,醫風與素質反響好的專業人才隊伍。同時以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為重點,注重了中醫網絡工作建設。去年選派了26名中醫專業人員到市中醫院和郴州市中醫院進行為期6個月的理論學習和進修,保質保量的完成了省衛生廳下達的資興市鄉鎮衛生院中醫中藥人員的培訓任務。今年市中醫院結合開展醫衛科技特派員工作選派了8名優秀度高的中醫專家到東部、南部14所鄉鎮衛生院利用趕集和集會的形式開展診療服務,受到當地政府及農民的一致好評。此外,還利用每月鄉醫例會傳授中醫理論及防病治病知識,并定期深入到村衛生室指導鄉醫開展中醫藥工作,發揮了中醫網絡的作用。為切實加強農村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市衛生局還制定了《全市農村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擬通過方案實施,培養和建設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技術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的農村中醫藥隊伍。
四是制定了傾斜政策。為了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使用中醫藥,發展我國傳統的中醫藥事業,同時也為降低農民就醫成本,今年資興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結合資興實際,從4月1日起,制定并實施了一項新的政策措施,對參合農民在住院過程中使用的符合《湖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品目錄<修訂版>》規定的中藥、中成藥、中藥顆粒以及《湖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限制**的診療項目范圍(試行)》未限制的中醫診療服務項目的費用**比例,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5%。這一政策的出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農民,進一步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的關心,也可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臨床中的診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