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醫院是一所創建于1956年,集醫、教、研及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 [ 詳細 ]
我院舉行重大創傷事件緊急救援演練
時間:2012-11-02 09:38來源:求醫網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為更好的提升我院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危重傷病員的多科緊急綜合救援能力,保證“綠色通道”的高效、暢通、無阻,提高嚴重創傷病人的搶救成功率,10月25日,在醫務科、院感科、護理部的組織下,楊海韻副院長親自檢查了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演練案例模擬市區內發生“鍋爐爆炸”事故進行。
演練當日15:10分,120指揮中心接到求救電話:在佛山市絲織路發生一起鍋爐爆炸事故,1人重傷。120即向我院急診科下達出車通知。急診科值班人員接報后馬上啟動應急響應,院前救護小組在1分鐘內出車;院內同時調配精干的醫護人員組成院內救治小組,做好接收重傷員進行院內搶救的一切準備。
出診醫生一上車立即通過出診專用手機與報警者聯系,進一步明確現場具體位置并提前了解傷情,指導現場處理。救護車在3分鐘內迅速到達模擬現場。只見在花基旁邊躺著1名渾身是血的“傷員”。醫生護士馬上對傷情進行評估,確定“傷員”為多發性創傷,除頭胸部開放性損傷和右下肢開放性骨折外,不排除脊髓損傷的可能,“傷員”昏迷伴休克,必須緊急搶救。醫護、抬人分工負責,有條不紊的進行了包扎、止血、建立靜脈通路、給氧、生命體征評估,固定搬運等急救操作。同時一邊將現場情況通知急診科,有針對性做好收治一名嚴重爆炸傷患者的準備。
15:30,經現場急救處理后的傷者到達急診科,早有護士等候在旁協助。出診醫師馬上向等候在場的上級醫生報告現場初步處理情況,當值醫療組長立即指揮搶救工作,進行二次評估、液體復蘇,配血輸血,生命體征監測……床邊X光、B超檢查等快速到位。“傷員”病情突變,心跳呼吸驟停,醫生護士馬上進行心肺復蘇,在心臟按壓時同步進行氣管插管,動作嫻熟,配合默契。
分診護士按照突發事件報告流程向急診科主任護長、醫務科、 院領導等逐級報告。同時根據傷情請胸外科、普外科、神經外科、創傷骨科、婦科、眼科等專科急會診。在收到急診傳呼后各專科醫生均能在規定時間內立即到達急診搶救室進行會診。各專科醫生認真檢查傷情、評估專科情況、經多科商討后快速制定搶救治療方案,16:28患者做完CT后直接送手術室手術……
在演練結束后,醫務科馬上組織了參加演練的專家及醫護人員進行了細致的點評。總體來說,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在接到急診通知后都能迅速到位并能立即進入角色參加搶救治療,反映出醫院在應對突發重大事件時具有較強的綜合應急救援處置能力。但同時也暴露出醫院院前急救設備更新不足,院前小組含司機、工友的協作性及分工有待加強;病情復雜涉及多專科的病人救治分流方向與共識不夠明確等問題,需職能科室及時解決。張兆華科長、楊海韻副院長分別進行了點評。肯定了演練成績,并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全院各科齊努力,盡量縮短危重患者在急診科的時間,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效率。勉勵醫務人員再接再厲,精益求精,再創佳績。
通過本次演練,各相關部門對于急危重患者的多科配合默契,再一次很好地檢驗和鍛煉了我院急救團隊,提升應急作戰能力,為“十八大”期間可能出現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積累寶貴經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黃少娟 柯穎華文,馮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