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是在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優秀肝膽外科專家、國內科學院院士吳... [ 詳細 ]
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在滬揭牌
時間:2012-11-02 15:34來源:求醫網
8月27日,由第二軍醫大學、復旦大學牽頭,軍事醫學科學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等20家單位共同參與的“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在我院成立。國內科學院院士、中心理事長吳孟超和國內工程院院士、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湯釗猷為中心揭牌。學校孫穎浩校長、復旦大學桂永浩副校長出席揭牌儀式并分別講話。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精神,根據《“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學校首批啟動了5個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工作,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牽頭、王紅陽院士組織的“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名列其中,在學校李捷瑋副校長總體調度和科研部的具體指導下,各參與單位在中心組建方案、建設計劃、運行架構、機制改革、協同創新等方面達成共識,決定召開中心建設研討會并正式掛牌,這標志“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工作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
中心主任、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王紅陽表示,為加快我國肝炎與肝癌創新力量和資源的整合和重組,構建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協同創新的新模式與新機制而適時成立的該中心,將通過國內外相關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協同合作,發展成為支撐我國肝炎和肝癌防治的核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大力推進我國該領域的發展水平,推進“肝炎和肝癌防治研究”科學與產業的發展,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滿足國家對肝炎和肝癌防治研究發展的戰略需求。
該中心成立后,將面向肝炎與肝癌領域發展的核心共性問題,依托我國的優勢學科,開展協同創新,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未來的指導方針,培養和凝聚一批高素質人才。以肝炎與肝癌防治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開發為中心,建立起多學科共同參與、相互交叉、相互促進的關鍵技術平臺,并聯合企業建立產品孵化及應用平臺,形成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技術轉移模式。以任務招標模式實現人才聘用和流動,顯著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取得一批原始創新性科研成果,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成為國家腫瘤防治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陣地。
該中心的牽頭單位和參加單位主要為國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細胞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的優勢團隊,這些團隊前期以慢性肝炎發生發展并向肝癌轉歸的機制和干預為共同的興趣和攻關目標,通過聯合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聯合建設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等形式,自然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協同創新的隊伍,取得了系列標志性成果。
該中心合作單位將聯合共建研發技術平臺,實行對外開放和共享,解決基礎研究與產品研發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建立人才資源共享機制和合理流動機制,以任務為導向建立客座研究員、特聘專家等人才聘用方式,實現不同學科、不同平臺和不同單位間的人才流動。建立學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創新機制,使產學研密切結合,共同申請國家和地方的資助項目。
揭牌儀式由醫院張全民政委主持。學校副校長李捷瑋,科研部部長張從昕和醫院院部領導出席揭牌儀式。(邢茂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