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區柳林街13號,建筑面積78500平方米,床位數1220張,為亞洲最大獨體... [ 詳細 ]
深化公共衛生職能惠及精神病患
時間:2012-11-02 15:54來源:求醫網
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天津市安定醫院)是天津市衛生局直屬單獨一所三級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承擔天津醫科大學、武警醫學院、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教學任務;是天津醫科大學碩士生臨床培養點;是天津市住院醫師精神科培訓基地,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醫療、預防、教學、科研和康復等工作任務。主要收治天津市及國內各地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種包括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神經癥、兒童精神障礙、行為成癮問題及各類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等精神科所有疾病,同時,還承擔國家司法、民政、勞動等部門的司法、殘疾和勞動能力的鑒定工作。
醫院始終堅持“發展醫院、服務社會、富裕職工”的辦院方針,以病人為中心,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為生命,以市場為導向,把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醫院的內涵建設。堅持 “務實、進取、奉獻、仁愛”的醫院精神,以特色科室建設為引擎,優化院內優勢資源,推動學科建設步伐;以科學管理為手段,推進科學管理上水平;以員工為本,調動全員積極性,全面促進醫療服務上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打造現代精神專科醫院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由市政府投資32161萬元,建筑面積78500平方米、開放床位1220張的天津市安定醫院遷址新建項目于2009年全面竣工,并于10月正式啟用,極大改善了患者及家屬就醫環境和就醫壓力, 并成為國內精神專科醫院建設的典范。醫院的硬件建設已達到國內優秀水平,建設標準得到衛生部有關部門的認可,為國內新一輪精神病院的改擴建樹立了樣板,吸引國內百余家省市兄弟單位來院參觀學習。
自新醫院投入使用以來,實現了多系統集中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擁有衛星網,享有國內20個頻道及醫院自辦臺,同時配置十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7臺,擁有CT、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B超等大型醫療設備以及能容納300余人的學術報告廳、教室、會議室等。
為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建立就醫“一卡通”系統,減少患者等候時間;搭建“醫指通”社區預約宣傳平臺,使更多居民不出社區就能預約大醫院專家號;及時更新門診大屏幕和醫院網站內容,為就醫患者提供準備信息。
實施學科人才發展戰略
在學科發展方面,多次承辦國家級和省市級學術會議,2009年成立“天津市精神衛生研究所”, “天津市住院醫師精神科培訓基地”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教學醫院”。2010年經申請獲批2項衛生局科技基金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大量引進優秀人才,擴大對外交流,在國內方面,加強與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內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北京安定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等國內優秀精神學科單位的交流與合作,以柔性機制聘請8名特聘專家,每年定期來醫院講學、查房、指導工作,推動醫院學科建設快速發展。在國際方面,保持與美國、德國、泰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外精神衛生機構友好往來,積極選派技術骨干出國進修學習、講學或進行學術交流。
加強特色科室重點建設
為滿足大眾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新增設中西醫結合、抑郁癥、針灸、睡眠等特色門診,成立兒童青少年心理科、行為藝術治療康復中心、中西醫結合科、老年科、物質依賴戒斷科、心理測量與治療等特色科室。心理科住院病房專門面向輕型病患者開放;心理門診設置多間治療室,提供專業心理評估、森田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團體治療、小組治療等心理治療;特殊心理治療區開展多功能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多感音樂治療、高壓電位治療、生物反饋療法、計算機認知矯正治療、漂浮療法等六項特殊心理治療項目;兒童青少年住院病房則為患兒營造家庭氛圍,多年來診治矯正各類青少年兒童心理障礙和特殊性學習技能發育障礙等患者數萬人次;中西醫結合科和老年科也各具治療特色;物質依賴戒斷科形成戒酒戒藥一套完整治療方案;行為藝術康復中心的全面開放,為患者早日康復提供了保障,通過開展個體化、有評估的職業化康復訓練治療方式,采用個案管理的形式進行,提高患者的工作適應能力、心理社區功能和人際交往能力,盡量縮短患者在院時間,達到盡快讓患者回歸社會的目的。
開展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面對社會中這個最弱勢的群體,醫院堅持了數十年的“無陪伴”和“包餐制”。護理人員認真做好住院患者日常護理,堅持每天餐具的清洗消毒和安全存放,每餐飯菜的分發到人和清理回收,逐一檢查患者是否將飯菜全部咽下,避免意外的發生。在病房里,護士為精神運動性興奮患者剪指甲、梳理頭發、喂水喂飯;為木僵患者做翻身、擦背和口腔護理;為衰退患者整理床單和儀表,幫助患者洗澡更衣等都已是常規工作;營養師絞盡腦汁為精神病患者配餐,避免患者卡著、噎著,精心挑選適宜的食物且還要保證足夠的營養量。
近年來,面向患者提供各種門診需求,如預約掛號,特色專家門診,特需門診服務等;推行無假日門診,延長專家出門診時間,擴大專科門診數量,合理調配出診人員,加強績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在門診不斷完善導診、掛號、分診及診療流程,杜絕或減少窗口“三長一短”現象,設立取藥門診方便患者;推行無假日門診服務,滿足患者就診需求,針對門診患者開設用藥咨詢窗口,對殘聯及重性精神病管理項目的病人設立專門取藥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務、建立門診綠色通道,在等候大廳為患者安裝電視,為行為不便患者提供輪椅,每一處的細節服務充分體現出醫院人性化服務理念……。
發揮公共衛生服務職能
滿足社會對精神衛生服務越來越多的需求,以做好中央轉移支付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為載體,在市衛生局疾控處的直接領導下,逐步探索精神專科三級醫院下社區新的工作模式,目前已覆蓋河西、薊縣、南開、塘沽、紅橋、西青、靜海、寶坻8個區縣,力爭實現精神衛生防治工作全覆蓋。僅2010年一年社區預防科門診接診7354人次、下廠醫療3572人次,出診137人次。組織大型健教宣傳活動3次。健康宣傳講座及免費咨詢每月一次。增加3400例病人進行建檔立卡、診斷復核及肇事肇禍危險性評估;隨訪人數2447人,免費服藥1000人。全年首診報病1733例。自2006年開展“心理健康校園行”活動以來,到目前為止,已走過39站,**者單位達27家,個人**者1500人,覆蓋了300多所學校,受益者達到5萬余人。在市財政局、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月26日正式開通覆蓋全市的心理援助熱線,為市民提供心理咨詢、求醫問藥、心理健康宣教、心理危機干預等方面服務,更好地承擔起全市精神疾病和心理行為問題的預防、治療、康復以及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