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933年,原名上海市紡一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9年由紡織系統成建制劃歸普陀區管理,是國內首批屬地化... [ 詳細 ]
持續科研探索 軟硬件保持優秀
時間:2012-11-05 14:43來源:求醫網
我院呼吸內科一直是醫院重點學科,2005年入選上海市醫學重點建設專科,并通過驗收。2012年,在呼吸內科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再次入選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
發展歷程
1969年起,呼吸內科就參加了國內慢支、肺心病協作組,是上海地區副組長單位,負責協調華東地區科研攻關工作。與中山醫院合作開展國家七五、八五攻關項目“急性呼吸衰竭救治”、“慢性呼吸衰竭診治”。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科室在上海地區較早開展了雙水平正壓無創機械通氣早期干預慢性呼吸衰竭,并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與中山醫院合作的“無創面罩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獲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我院為第二完成單位。自1996年起,先后入選上海市醫學優秀專業呼吸特色專科及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
科室規模
經過前一輪的專科建設,科室無論在學術技術水平還是人才梯隊建設方面,均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全市同級同類醫院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目前科室醫師13名,包括正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5名;設有病床45張、呼吸重癥監護室6張,擁有支氣管鏡室、肺功能室、呼吸病實驗室等。擁有日本Olympus電子支氣管鏡,可進行經支氣管鏡肺活檢,支氣管鏡引導插管,鏡下床旁吸痰、止血、取異物,經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等操作。重癥監護病房(RICU)擁有先進的監護系統及搶救設施,提高了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
科研成果
呼吸內科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國內外各類醫學專業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科室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長期的合作,研究成果“棉塵接觸與肺功能下降關系的基礎與應用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此基礎上,科室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科常見疾病為專科建設的主攻方向,分別從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鑒別診斷、早期干預以及個體化治療等方面進行探索,開展科室建設、人才培養。2012年2月22日,杭晶卿主任作為重點專科建設的負責人參加了新一輪醫學重點專科的復審,通過了專家的評審,呼吸內科被列入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建設計劃(A類)。
診療特長
科室在慢阻肺、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癥肺炎、呼吸疑難病例診治等方面均具有較高水平,歡迎廣大患者前來就診。
專家介紹
杭晶卿
女,1964年出生,1987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后分配至我院內科工作,現為主任醫師、教授,擔任呼吸內科主任、內科副主任。目前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變態反應專科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普陀區醫學會呼吸學組組長。
杭晶卿主任主要從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診治,以及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1998年入選“上海市區縣衛生系統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1999年赴上海市免疫研究所進修。2003年9月,獲美國Fogarty基金資助,作為訪問學者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修一年。
呼吸內科于1996年起先后入選“上海市醫學優秀專業呼吸特色專科(第一,第二周期)”,杭主任為主要技術骨干;2005年,科室入選“上海市醫學重點建設專科”,杭晶卿主任為負責人。專科建設期間,科室無論臨床還是科研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呼吸重癥監護室的建立,使呼吸重癥患者的搶救率得到明顯提高。與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期合作研究的課題“棉塵接觸與肺功能下降關系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獲得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杭主任為第一完成人。2012年,杭主任作為科室負責人又入選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她是一位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