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933年,原名上海市紡一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9年由紡織系統成建制劃歸普陀區管理,是國內首批屬地化... [ 詳細 ]
實施科教興院戰略 醫院科教研工作步上新高
時間:2012-11-05 14:43來源:求醫網
一是科研項目增多、科研成果斐然。近三年來,我院取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2項,其中上海市衛生局、普陀區科委、江蘇大學項目32項,區衛生局、市醫學會和藥學會項目3項,其他橫向合作項目8項,院級項目39項,獲得外來資助經費200余萬元,開展的科研項目達到了醫院近年來較好水平。同時,外投論文184篇,年均61篇;論文發表165篇,年均55篇,發表率89.7%,其中SCI論文5篇,總影響因子為11.173,單篇最高影響因子為3.736,發表中華系列期刊6篇,核心期刊102篇。醫院參編著作4部。以第一單位、排序第一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登記成果2項。呼吸科杭晶卿以第一單位、第一主持人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核醫學科夏偉以第三單位、排序第三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檢驗科朱晴暉以第一單位、第一主持人獲2011年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
二是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有了新的突破。近三年來,醫院引進碩士以上高學歷人員45名,其中博士5名、博士后1名。醫院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博士夏偉入選上海市核醫學會青年委員、青年骨干提升計劃,并中標市衛生局、區科委重點項目,被任命為院核醫學科主任助理。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已獲市、區各級課題9項,科研工作取得長足進步。院中心實驗室金姝博士致力于科研工作,近年來分別中標區科委重點項目和市衛生局項目。同時,我院有10位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分別兼任市級及以上學術團體職務,其中科教科科長兼外科副主任黃東平當選中華醫學會腸內腸外營養分會腫瘤營養專業學組委員,其學術水平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
三是繼續教育工作和教學基地建設有了新的發展。近三年來,醫院普外科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2項、上海市級繼續教育項目1項;放射科和耳鼻咽喉科分別舉辦了上海市級繼續教育項目,獲得了較好反響。多年來,醫院被列為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和江蘇大學教學醫院,有30位主任受聘于安徽醫科大學和江蘇大學兼職教授、副教授。2010年年底,我院成為全日制高校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同年,醫院內、外科成功申報成為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將啟動 “科教興院”戰略第二個五年計劃,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搭建更為廣闊的平臺,為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