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933年,原名上海市紡一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9年由紡織系統成建制劃歸普陀區管理,是國內首批屬地化... [ 詳細 ]
于井子成長十年路
時間:2013-03-06 14:35來源:求醫網
于井子成長十年路
2002年,于井子,一位普通護士因為捐獻骨髓,讓人們認識了她;2012年,于井子,一位來自基層的黨的十八大代表,讓社會更加關注她?;仨诰映砷L十年路,她從一名普通護士成長為黨的十八大代表,其中既有自身努力的結果,更離不開各級組織的培育。
2002——獻血捐髓 拯救姐妹
在多年的護理工作中,于井子深知血對于搶救患者的重要性。在工作未滿的兩年時間內,她便自愿加入了無償獻血者的隊伍。短短幾年間,她共獻血7次,甚至一次主動要求獻血400毫升。因為她相信,會有一個生命可以因為她的奉獻而堅強地活下去。
無私大愛,帶來生命的奇跡。2002年6月,在于井子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之后的第四年,她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成功地挽救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這位遠在福建的患者也是一名護士長。于井子深感自豪,因為她的骨髓為白衣姐妹贏得了第二次生命!
2003——抗擊非典 光榮入黨
2003年非典襲來時,在醫院的動員大會上第一個挺身而出的是于井子。5月12日,就在于井子即將奔赴隔離病區的前一天,她光榮入黨,韓正等上海市領導來到醫院參加了她的入黨宣誓儀式。在“抗非”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她又主動要求到發熱門診工作,身穿雙層隔離防護服,戴著厚厚的雙層口罩,冒著酷暑整整工作了3個月。
2003——培育先進 成立班組
2003年9月12日,于井子護理小組成立,并任命于井子為護士長。護理小組以原普陀區委書記周國雄題詞:“彰顯人文精神,打造護理品牌”為發展目標,提出了“護理以人為本,關愛從心出發”的護理理念,并將目標與理念踐行于護理工作之中,為病人提供優質、溫馨的護理服務。
2005——總結提煉 創新服務
經過兩年的有益探索,于井子護理小組總結提煉出一套融病理、生理、心理護理為一體的“八心”人性化護理法,即病人入院熱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述說耐心聽、病人疑問細心答、病人需求盡心幫、病人護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誠心送、困難病人留心訪。她們將人性化服務貫穿于護理服務全過程,讓住院病人有“家”的感覺。為此,“八心”護理法獲上海市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創新獎。
2008——汶川救災 義無返顧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于井子奔赴一線,救助災民。當大批市民在堰塞湖的危險下撤離綿陽城區的時候,于井子到達了綿陽。她說:“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必須是留守到最后的人。”她的堅守,給了飽受震災磨難的四川人民以極大的鼓舞!
2009——《天使心路》 獲勞模讀本
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醫院收集整理了于井子護理小組66個服務案例進行評析,編輯出版了《天使心路》一書,以例論理,以事說情,真實展現于井子護理小組的人文服務。該書出版后受到廣泛關注,上海市衛生局局長徐建光親自作序,原普陀區委書記周國雄親筆題寫書名,市衛生局為《天使心路》舉行了隆重的**儀式。許多兄弟單位邀請于井子前往交流服務經驗,并結對共建。《天使心路》獲上海市“十佳”勞模讀本。
2011——**隊伍 奉獻愛心
2011年初,“于井子**者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為上海市衛生系統首批10家“上海市**者服務基地”之一。工作室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下設特殊病人、敬老愛老、結對幫困、健康教育等4支**者服務隊,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活動。于井子榮獲“上海市杰出**者提名”稱號。
2011年,醫院還在普陀區率先成立社工部,以于井子奉獻精神吸引社會人士來院為病人提供各類**服務,共同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而努力。目前,**者隊伍已發展至72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