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 [ 詳細 ]
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中醫院科室齊全,臨床科室有:內、外、婦、兒、五官、急診、骨傷、針灸按摩、肛腸、皮膚、疼痛、家庭病床、理療科、手術室等。輔助科室有:放射線科、檢驗科、彩超..." />
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5 16:40來源:求醫網
2012年10月24日,衛生部副部長、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馬曉偉同志應邀前往北京大學醫學部,參加北醫百年校慶相關活動,并圍繞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改革發展做專題報告。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校長柯楊、黨委書記敖英芳、副主任姜保國參加了會議。
馬曉偉在報告中回顧了新國內成立六十余年來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指出我國公立醫院制度是“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保障,是社會主義制度在醫療衛生行業的直接體現。當前進行的公立醫院改革探索是對既往改革發展的延續和深化,解決醫療衛生行業存在的“不協調、不平衡和不適應”問題。要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緩解醫療服務供需矛盾,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順勢而為推動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馬曉偉強調,公立醫院改革要重點完成三方面任務:一是完善和發展三級網的宏觀資源配置體制,形成國家和區域性的醫療中心,提高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共同帶動城鄉醫療服務體系能力提升;在服務體系內部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擴大優質資源供給。二是完善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微觀分配機制,建立競爭性的人事制度和激勵性的分配制度,提高醫院支出中人員經費支出的比重,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三是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醫保對公立醫院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公立醫院實現“三個轉變”,即轉變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管理模式,從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精細的信息化管理;轉變投資方向,公立醫院支出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三個提高”,即提高效率,通過資源縱向流動提升服務體系整體績效;提高質量,以臨床路徑管理為抓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待遇,通過改善醫務人員生活待遇切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馬曉偉肯定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其所屬醫院在我國醫療服務提供、醫學教育科研、公立醫院改革等方面發揮的示范**作用,以及對政府醫療政策制定所發揮的智囊和咨詢作用。他指出,大型公立醫院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狠抓學科建設,**我國醫學科學的長足發展;立地,就是要支援基層,帶動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水平的提升。同時大型公立醫院要積極參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我國醫療事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