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 [ 詳細 ]
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中醫院科室齊全,臨床科室有:內、外、婦、兒、五官、急診、骨傷、針灸按摩、肛腸、皮膚、疼痛、家庭病床、理療科、手術室等。輔助科室有:放射線科、檢驗科、彩超..." />
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經過發展,現有職工176人,床位100張,門診量66000人次,經濟收入666萬元。
洮南市...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5 16:53來源:求醫網
首批“出爐” 助力醫改
上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三年成效初顯
2010年,上海市在全市統一的公共平臺上,建立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經過三年的運行,目前該市擁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39家,培訓基地288個,累計招錄住院醫師6089名,目前已有1106名住院醫師順利完成了規范化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預計從明年開始該市每年結業的住院醫師將達2000名以上。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培訓模式。明確培訓對象為具有醫學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擬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學畢業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分別至少培訓三年、二年、一年后,方可申請參加全市統一的住院醫師培訓結業考試。開展了培訓醫院資質的認定,未經認定的醫療機構將不再具有培訓資格。制定了全市統一的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建立了培訓質控體系,開展了帶教師資培訓。
二是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配套政策。在人事政策方面,培訓對象以“行業人”身份接受培訓,與培訓醫院簽訂培訓暨勞動合同,培訓期間計算工齡,按培訓醫院同類人員標準發放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依法參加并享有醫療、公積金等社會保障。培訓結束后合同自然終止。在經費保障方面,明確政府、培訓醫院和用人單位共同分擔的原則,政府承擔培訓設施購置、培訓對象基本工資等費用;培訓醫院承擔培訓對象績效工資;用人單位錄用完成培訓的住院醫師后,按照培訓成本出資補償。在調動積極性方面,出臺了《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評選辦法》,由慈善基金會資助,每年表彰200名優秀住院醫師和50名優秀帶教老師。
三是推動住院醫師培訓與臨床碩士專業學位銜接。核心是“三個結合”,即研究生入學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研究生培養和住院醫師培訓相結合、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標準相結合。接受培訓的本科生,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后,具有住院醫師和碩士研究生雙重身份。
四是全科醫師培養與住院醫師培訓并軌。上海將全科醫學作為規范化培訓的18個專業之一,納入全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每年全科方向的住院醫師招錄數占到總招錄數的15%左右。
二、取得成效
一是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出臺了主文件《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和若干具體操作性文件。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統一規范的《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暨勞動合同》。各培訓醫院也分別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住院醫師培訓的規章制度。
二是招錄生源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2010-2012年的招錄數據呈現出招生人數逐年增長和學員質量穩步上升兩個態勢,反映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和高水平的培訓平臺逐漸得到社會和畢業生的認同和接納。
三是住院醫師結業考核及就業開局良好。通過兩年的培訓,已有1106名碩博學歷的住院醫師圓滿完成培訓任務并通過結業綜合考核。目前已有1064人簽約就業,就業率達96.2%,其中99.1%的人員進入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
四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銜接改革工作穩步推進。三年來,報考住院醫師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相結合的研究生數量逐年增加,2010和2011年共有702名本科畢業生報考,2012年增加到409人。
三、工作體會
一是堅持質量為本,規范管理。上海堅持把培訓質量作為衡量改革成敗的單獨標準,嚴把培訓基地準入關、住院醫師出口關和相關政策督導關,不斷提升培訓質量。
二是堅持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在組織管理上,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多方協作做好頂層政策配套。針對住院醫師培訓與專業學位銜接工作,市教委、市衛生局聯合有關高校、醫院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同時組建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各學科專家組,對有關技術問題提供決策意見。
三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上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堅持“政府主導”的運行原則,在管理模式上,明確政府、培訓醫院和社會團體各司其職;在經費保障上,明確政府、培訓醫院和用人單位共同分擔。既強化了政府主導責任,又調動了各方積極性,確保了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是堅持嚴格培訓與確保待遇并舉。培訓工作按照培訓標準細則嚴格培訓、嚴格考核,確保培訓質量。同時,通過制度設計,確保培訓對象在培訓期間的工資、福利和社保待遇,從而吸引優秀醫學生參加培訓,確保臨床醫學人才的來源質量。
五是堅持理順醫學教育學制,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銜接,有利于改變以往臨床醫學教育多種學制并存的不合理現狀。今后,上海將探索臨床醫學教育“5+3+X”為主的模式,即經過5年的醫學院校本科教育、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再加若干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