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是全市單獨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與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 [ 詳細 ]
不見的饑餓--微營養素缺乏
時間:2012-11-06 13:39來源:求醫網
營養不良新概念,不僅包括顯而易見的食物缺乏,即蛋白質、熱量的攝取不足,同時還包括人們輕易看不見的微營養素缺乏。人體必不可少的礦物質、維生素,如鐵、鋅、碘、硒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等每日需要量極少,大約為千分之幾克或更少,故稱之為微營養素。對于兒童來說,微營養素缺乏是一種—看不見的饑餓。
就兒童而言,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不良是同義詞,是使兒童患病、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20億人缺乏基本的微營養素。蛋白質、熱量不足與微營養素缺乏常常同時出現,相互作用。1998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表明,缺乏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使一些國家在生命、殘疾和生產力方面的損失相當于5%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
鐵、鋅、碘等以及維生素A、D是影響兒童健康的主要微營養素,調查結果表明,使是輕度貧血,其身高、體重也較正常兒童落后。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些農村地區兒童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患病率高達60%。維生素A具有增強機體免疫的作用,對減少疾病的嚴重程度能產生一定影響。在營養不良患病率較高地區,缺鋅可能是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缺鋅會導致兒童發育缺陷和易于感染各種疾病。臨床研究證實,補鋅能使兒童患腹瀉的持續時間縮短1/3,使肺炎患病率降低1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兒童蛋白質和熱能缺乏的狀況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兒童各種微營養素缺乏癥就顯得更為突出。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建立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在貧困地區,只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去除陋習,同樣可以使兒童的營養狀況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