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位于南寧市風景秀麗的邕江之濱,南湖之畔。始建于 1941年。經過幾代人70多年的艱苦奮斗,尤其是近10年的努力拼搏,醫院... [ 詳細 ]
我院虹膜光凝聯合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時間:2012-11-06 15:44來源:求醫網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屬于臨床上難治性青光眼,我院眼科鐘珊、李莉等專家從2006年起開展了《虹膜光凝聯合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建議地解決了切除含有新生血管的虹膜及小梁時較易出血導致手術失敗的難題,成果被廣西衛生廳組織的專家組鑒定為總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2011年度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三等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繼發性青光眼的一種,是頑固性青光眼中療效較差的一型,治療起來非常復雜和困難。雖然早期患者經及時行全視網膜光凝,破壞視網膜缺血、缺氧細胞,使其變性、壞死,從而消除新生血管的來源,達到治愈效果。但對已經發生房角阻塞粘連者,即使作全視網膜光凝,虹膜新生血管退縮,卻不能解決房角阻塞的問題。對于有視力或潛視力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濾過性手術為優選,但傳統的濾過性手術常因術中、術后出血激活血液凝集系統,各種細胞因子介導引起纖維母細胞活化及增殖,造成手術區的纖維化及瘢痕組織形成,結果房水排出通道失去功能,導致眼壓再度升高,造成手術成功率很低。
該研究采用半導體激光虹膜光凝聯合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術前利用半導體激光的熱效應在小梁切除部位及虹膜切除區、前房角進行光凝,半導體激光穿過屈光介質后被組織(虹膜、睫狀體、視網膜脈絡膜)吸收,光能轉化為熱能,導致組織細胞變性,壞死,并在手術中選用能抗瘢痕形成和遏制纖維細胞增殖的絲裂霉素,從而防止切除虹膜時的出血及術后纖維血管膜關閉濾過道內口,使術者在相對無血的手術野進行手術,縮短了手術時間并建立良好的濾過通路,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并能有效控制眼壓和減少淺前房、濾過泡滲漏和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該研究成果曾在2008年香港世界眼科學術大會上宣讀,并已在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推廣應用,由于療效明顯,適合在有半導體激光機等相關設備的縣級以上醫院開展,因此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和價值。(譚德軍)